文章目录
前言
伴随单台服务器性能及单点故障问题的凸显,一方面需要增加系统的硬件处理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添加机器构建应用集群
应用集群:将同一应用部署到多台机器上,组成处理集群,接收负载均衡设备分发的请求,进行处理并返回响应的数据
负载均衡器:将用户访问的请求根据对应的负载均衡算法,分发到集群中的一台服务器进行处理
1. 四/七层负载均衡
1.1 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 —— OSI
将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七层: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表示层:对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加密、压缩等操作。
会话层:建立、维护、管理会话连接。
传输层:建立、维护、管理端到端的连接,常见的有TCP/UDP。
网络层:IP寻址和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物理层:比特流传输
1.2 四/七层负载均衡
四层负载均衡:OSI七层模型中的传输层,主要是基于IP+PORT的负载均衡
七层负载均衡:在应用层,主要是基于虚拟的URL或主机IP
的负载均衡
四层负载均衡数据包在底层分发,而七层负载均衡数据包则在最顶端进行分发,所以四层负载均衡的效率比七层负载均衡的要高。四层负载均衡不识别域名,而七层负载均衡识别域名。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四层负载(LVS)+七层负载(Nginx)
2. Nginx七层负载均衡
2.1 upstream指令
定义一组服务器,可以是监听不同端口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同时监听TCP和Unix socket的服务器。服务器可以指定不同的权重,默认为1
2.2 server指令和负载均衡状态与策略
指定后端服务器的名称和一些参数,可以使用域名、IP、端口或者unix socket
2.2.1 负载均衡状态
down:将该服务器标记为永久不可用,那么该代理服务器将不参与负载均衡
backup:将该服务器标记为备份服务器,当主服务器不可用时,将用来传递请求
max_conns=number:用来设置代理服务器同时活动链接的最大数量,默认为0,表示不限制,使用该配置可以根据后端服务器处理请求的并发量来进行设置,防止后端服务器被压垮
max_fails=number:设置允许请求代理服务器失败的次数,默认为1
fail_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