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 upstream、stream、四/七层负载均衡以及案例示例

本文详细介绍了Nginx在四层和七层负载均衡的应用,包括OSI模型的解释、upstream指令的使用、负载均衡状态与策略(如轮询、加权轮询、ip_hash等)、以及stream模块在TCP转发中的应用。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配置Nginx实现负载均衡,包括公平策略的运用。

前言

  伴随单台服务器性能及单点故障问题的凸显,一方面需要增加系统的硬件处理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添加机器构建应用集群
  应用集群:将同一应用部署到多台机器上,组成处理集群,接收负载均衡设备分发的请求,进行处理并返回响应的数据
  负载均衡器:将用户访问的请求根据对应的负载均衡算法,分发到集群中的一台服务器进行处理


1. 四/七层负载均衡

1.1 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 —— OSI

将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七层: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表示层:对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加密、压缩等操作。
  会话层:建立、维护、管理会话连接。
  传输层:建立、维护、管理端到端的连接,常见的有TCP/UDP。
  网络层:IP寻址和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物理层:比特流传输

1.2 四/七层负载均衡

  四层负载均衡:OSI七层模型中的传输层,主要是基于IP+PORT的负载均衡
  七层负载均衡:在应用层,主要是基于虚拟的URL或主机IP
的负载均衡
  四层负载均衡数据包在底层分发,而七层负载均衡数据包则在最顶端进行分发,所以四层负载均衡的效率比七层负载均衡的要高。四层负载均衡不识别域名,而七层负载均衡识别域名。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四层负载(LVS)+七层负载(Nginx)


2. Nginx七层负载均衡

2.1 upstream指令

  定义一组服务器,可以是监听不同端口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同时监听TCP和Unix socket的服务器。服务器可以指定不同的权重,默认为1

2.2 server指令和负载均衡状态与策略

  指定后端服务器的名称和一些参数,可以使用域名、IP、端口或者unix socket

2.2.1 负载均衡状态

down:将该服务器标记为永久不可用,那么该代理服务器将不参与负载均衡

backup:将该服务器标记为备份服务器,当主服务器不可用时,将用来传递请求

max_conns=number:用来设置代理服务器同时活动链接的最大数量,默认为0,表示不限制,使用该配置可以根据后端服务器处理请求的并发量来进行设置,防止后端服务器被压垮

max_fails=number:设置允许请求代理服务器失败的次数,默认为1

fail_timeout=tim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但行益事莫问前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