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观察者眼中的亚洲

摘要:而印度团队因为语言优势,更多直接涉足在硅谷和全球的创业项目竞争中。去年,她花了大部分时间游历了日本、韩国、中国、印度、新加坡和越南等国家,走访了数百位亚洲的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商。

即便是如此现场丰富且高度碎片化的亚洲,对大多数来自硅谷的观察者甚至投资者来说,仍是一块被偏见误读的整体、神秘而懵懂的市场。Rebecca认为中国团队的活力和执行力在她所见过的团队中是很惊人的。而印度团队因为语言优势,更多直接涉足在硅谷和全球的创业项目竞争中。

  上周我见到了《福布斯》的科技记者和作家Rebecca Fannin,这是一个与我正在从事的工作完全相反的优雅女性:她在硅谷,但大部分报道和著述则聚焦在亚洲的科技公司和创业者群体上。

  她最近出了本新书《Startup Asia—Top Strategies for Cashing in on Asia’s Innovation Boom》,是关于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创业者、创业文化及创业团队的访谈。去年,她花了大部分时间游历了日本、韩国、中国、印度、新加坡和越南等国家,走访了数百位亚洲的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商。她认为亚洲正在发生的事情是迷人的。

  我和她的共同语言显然建立在对我们都采访过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上。比如陈一舟和人人网,与大多数抱着人人是Facebook拷贝版的美国观察者不同,Rebecca似乎能一针见血指出两者的差异—Facebook的广告模式与用户行为与人人网并不处于同一阶段,人人网的股价一路下滑不是因为它拷贝了Facebook,而是因为它拷贝得不像。说到陈一舟,Rebecca直截了当地说:“他显然不是个做产品的人。”然后我们就哈哈大笑了。

  对亚洲和中国,她显然比我包容得多。比如抄袭—《福布斯》杂志在旧金山的主编Eric J. Savitz认为中国的创业环境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现象,因为外面的进不去,里面的出不来,这导致了抄袭的屡见不鲜。而Rebeca却认为这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任何一个服务在它的本地化程度和产品不够贴切的时候,都会有本土更合适的产品出来—就像是在印度和日本也都有各自的Expedia和亚马逊一样。对中国创业者的“国际视野”,Rebecca的看法也相对乐观—最典型的例子是,她称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是“有强烈全球视野和企图心”的人。

  这几年,在中国投向新兴创业公司的风险投资已高达80亿美元,而在印度也已高达70亿美元。所以我们很自然地谈到了关于中国和印度的创业环境的问题。Rebecca认为中国团队的活力和执行力在她所见过的团队中是很惊人的。而印度团队因为语言优势,更多直接涉足在硅谷和全球的创业项目竞争中。尽管如此,印度本地的创业团队和市场依然体现出了极强的活力。

  另一个有趣的话题是:除了日本、中国和印度之外,亚洲最有活力的科技公司创业发生在哪里?Rebecca的发现是:越南。她认为越南的年轻创业者正体现出中国曾经体现的活力—他们用与中国同样的方法试图填补与中国之间的信息鸿沟,他们也继承了中国的“克隆文化”:不光直接“借鉴”来自美国的Google和亚马逊,也直接“克隆”来自中国的腾讯和盛大。

  我能体会得到Rebecca在尽可能地站在亚洲的角度上理解这些创业公司。“有的时候你可能要忘掉一些立场,”她对我说。我想这确实也是我应该做的事—如果要想发现一个参差多态的创业者群体和他们的世界,“忘掉自己来自哪儿”的心态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然,我们还聊到了在亚洲创业环境中的另一个典型特点,那就是几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业者都本能认为自己正处在创新的“风暴中心”。“这可能是因为亚洲确实太碎片化了,”Rebecca说。当然,即便是如此现场丰富且高度碎片化的亚洲,对大多数来自硅谷的观察者甚至投资者来说,仍是一块被偏见误读的整体、神秘而懵懂的市场。

  对中国的创业者来说,Rebecca的经历和她的著述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恰是那些来自中国之外的内容—如果你并不真正在乎硅谷发生了什么,也并无意于这个市场的话,那么至少你有必要知道日本、印度、越南和新加坡的创业者在干什么。或者说,至少你有必要意识到,他们也是一群活力四射、有着充分愿望和行动力去改变点什么的人。重要的是,他们更了解中国。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d9ef5828b597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 Vue.js 实现一个带有动画效果的“回到顶部”功能。Vue.js 是一款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流行 JavaScript 框架,其组件化和响应式设计让实现这种交互功能变得十分便捷。 首先,我们来分析 HTML 代码。在这个示例中,存在一个 ID 为 back-to-top 的 div 元素,其中包含两个 span 标签,分别显示“回到”和“顶部”文字。该 div 元素绑定了 Vue.js 的 @click 事件处理器 backToTop,用于处理点击事件,同时还绑定了 v-show 指令来控制按钮的显示与隐藏。v-cloak 指令的作用是在 Vue 实例渲染完成之前隐藏该元素,避免出现闪烁现象。 CSS 部分(backTop.css)主要负责样式设计。它首先清除了一些默认的边距和填充,对 html 和 body 进行了全屏布局,并设置了相对定位。.back-to-top 类则定义了“回到顶部”按钮的样式,包括其位置、圆角、阴影、填充以及悬停时背景颜色的变化。此外,与 v-cloak 相关的 CSS 确保在 Vue 实例加载过程中隐藏该元素。每个 .page 类代表一个页面,每个页面的高度设置为 400px,用于模拟多页面的滚动效果。 接下来是 JavaScript 部分(backTop.js)。在这里,我们创建了一个 Vue 实例。实例的 el 属性指定 Vue 将挂载到的 DOM 元素(#back-to-top)。data 对象中包含三个属性:backTopShow 用于控制按钮的显示状态;backTopAllow 用于防止用户快速连续点击;backSeconds 定义了回到顶部所需的时间;showPx 则规定了滚动多少像素后显示“回到顶部”按钮。 在 V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