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几个spring提供的关键的PostProcessor处理器,来帮助理解spring创建bean的过程:
下面是按方法执行的前后顺序排列
-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postProcessBeanFactory()
用来在所有的bean definitions加载后,但是还没有实例化bean之前调用本方法,所以本方法非常超前执行
可以修改bean的定义,如是否是单例,是否lazy init,DependsOn,FactoryBeanName等等等等,一般用来修改属性值,一个典型的实现是PropertyResourceConfigurer,用来从配置文件里加载属性放进bean里,或者更换${…}placeHolder - bean的构造方法
- BeanPostProcessor.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
在bean进行初始化方法(如InitializingBean.afterPropertiesSet或者自定义的init方法@PostConstruct)的回调之前调用
调用此方法时,bean的属性值已经设置好
可以返回一个包装类 - @PostConstruct
用来标注在bean的方法上,在依赖注入后,放入spring容器前执行一些init逻辑(init方法中可以使用依赖属性)。一个bean中只能有一个@PostConstruct
然后注意,这是java规定的注解!!
如果在拦截器中,(没见过这个用法,不太懂)
必须有InvocationContext方法参数,可以有Object返回值
如果不是在拦截器类中:
不能有返回值和方法参数
标注

本文深入探讨了Spring容器在bean实例化过程中涉及的几个重要PostProcessor,包括BeanFactoryPostProcessor、BeanPostProcessor的before和after初始化回调,以及@PostConstruct、InitializingBean接口等。这些处理器在不同阶段执行,允许自定义bean的行为,如属性注入、初始化逻辑和依赖管理。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73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