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容器实例bean中的几个关键PostProcessor

理解Spring容器bean初始化的关键PostProcessor
本文深入探讨了Spring容器在bean实例化过程中涉及的几个重要PostProcessor,包括BeanFactoryPostProcessor、BeanPostProcessor的before和after初始化回调,以及@PostConstruct、InitializingBean接口等。这些处理器在不同阶段执行,允许自定义bean的行为,如属性注入、初始化逻辑和依赖管理。

本文从几个spring提供的关键的PostProcessor处理器,来帮助理解spring创建bean的过程:

下面是按方法执行的前后顺序排列

  •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postProcessBeanFactory()

    用来在所有的bean definitions加载后,但是还没有实例化bean之前调用本方法,所以本方法非常超前执行
    可以修改bean的定义,如是否是单例,是否lazy init,DependsOn,FactoryBeanName等等等等,一般用来修改属性值,一个典型的实现是PropertyResourceConfigurer,用来从配置文件里加载属性放进bean里,或者更换${…}placeHolder

  • bean的构造方法
  • BeanPostProcessor.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

    在bean进行初始化方法(如InitializingBean.afterPropertiesSet或者自定义的init方法@PostConstruct)的回调之前调用
    调用此方法时,bean的属性值已经设置好
    可以返回一个包装类

  • @PostConstruct

    用来标注在bean的方法上,在依赖注入后,放入spring容器前执行一些init逻辑(init方法中可以使用依赖属性)。一个bean中只能有一个@PostConstruct
    然后注意,这是java规定的注解!!
    如果在拦截器中,(没见过这个用法,不太懂)
    必须有InvocationContext方法参数,可以有Object返回值
    如果不是在拦截器类中:
    不能有返回值和方法参数
    标注

Bean感知后处理器(Bean Aware Postprocessor)在Spring框架中通常指的是实现特定`*Aware`接口的Bean,这些接口允许Bean在被Spring容器管理时获得对其自身或容器某些组件的引用。这种机制是Spring容器提供的一种回调机制,用于增强Bean的功能,使其能够感知到Spring容器的上下文信息。 ### Bean感知接口的常见类型 Spring框架提供了一系列`*Aware`接口,这些接口允许Bean在初始化阶段获取Spring容器的相关信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Aware`接口及其用途: - **`BeanNameAware`**:允许Bean获取其在Spring容器中的名称。 - **`BeanFactoryAware`**:允许Bean获取其所属的`BeanFactory`实例。 - **`ApplicationContextAware`**:允许Bean获取其所属的`ApplicationContext`实例,通常用于访问Spring容器中的其他Bean。 - **`EnvironmentAware`**:允许Bean获取`Environment`对象,用于访问环境相关的属性。 - **`ResourceLoaderAware`**:允许Bean获取`ResourceLoader`实例,用于加载资源文件。 -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Aware`**:允许Bean获取`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实例,用于发布应用程序事件。 - **`MessageSourceAware`**:允许Bean获取`MessageSource`实例,用于国际化消息的处理。 ### Bean感知接口的实现 要实现Bean感知功能,只需让Bean类实现相应的`*Aware`接口,并重写其方法。例如,以下是一个实现`ApplicationContextAware`接口的示例: ```java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BeansExcep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Awar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Bean implements ApplicationContextAware { private 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throws BeansException { this.applicationContext = applicationContext;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 使用ApplicationContext获取其他Bean AnotherBean anotherBean = 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AnotherBean.class); anotherBean.performAction(); } } ``` 在这个示例中,`MyBean`类实现了`ApplicationContextAware`接口,并通过`setApplicationContext`方法获取了`ApplicationContext`实例。通过该实例,`MyBean`可以访问Spring容器中的其他Bean。 ### Bean感知后处理器的应用场景 Bean感知后处理器通常用于以下场景: 1. **依赖注入的扩展**:当需要在Bean中注入Spring容器中的某些组件时,可以通过实现`*Aware`接口来实现。 2. **动态获取Bean**:通过`ApplicationContext`,Bean可以在运行时动态获取其他Bean,而不需要在配置文件中显式声明依赖关系。 3. **事件发布**:通过`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Aware`接口,Bean可以发布自定义的应用程序事件。 4. **国际化支持**:通过`MessageSourceAware`接口,Bean可以获取国际化消息的处理能力。 ### Bean感知后处理器的局限性 尽管Bean感知后处理器提供了强大的功能,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耦合度增加**:实现`*Aware`接口会使BeanSpring框架耦合,这可能会影响代码的可移植性。 2. **依赖注入的替代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推荐使用依赖注入(DI)来管理Bean之间的依赖关系,而不是通过`*Aware`接口获取依赖。 3. **生命周期管理**:Bean感知后处理器的回调方法通常在Bean的初始化阶段调用,因此需要确保相关组件已经初始化完成。 ### 相关技术 除了`*Aware`接口外,Spring框架还提供了其他机制来增强Bean的功能,例如: - **`BeanPostProcessor`**:允许在Bean的初始化前后对其进行修改。 - **`InitializingBean`和`DisposableBean`**:用于定义Bean的初始化和销毁逻辑。 - **`@PostConstruct`和`@PreDestroy`**:用于定义Bean的初始化和销毁方法。 这些机制共同构成了Spring框架强大的Bean管理能力,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技术。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