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比较Apache Kafka和Redpanda两种开源的数据流技术,在云原生实时处理能力上的不同,以及如何在项目中做出选择。
目前,Apache Kafka不但成为了数据流处理领域事实上的标准,而且带动了同类产品的出现。Redpanda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轻量级的且兼容C++的Kafka实现。下面,我将和您一起探讨Apache Kafka和Redpanda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对Kafka生态系统、许可证和社区采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1、Apache Kafka的增长曲线
在Kafka的采用成熟度方面,大多数公司往往或多或少地经历了如下过程:
· 从一个或几个用例开始,快速证明其业务价值。
· 将第一个应用程序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全天候(24/7)地运行。
· 充分利用来自各个领域、业务和技术部门的数据流。
· 迁移到分布式数据中心的中枢系统。
下图展示了使用Maven下载Kafka Java客户端库的用户月活数的增长曲线:

资料来源:Sonatype
显然,各种数据流的潜在用例和商业价值,是Kafka被采用的曲线能够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因。而下图则展示了各个行业凭借着Kafka的低延迟、可扩展性、可靠性、以及真正的解耦性等特点,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中创造的丰富数据价值。

2、Redpanda:兼容Kafka的数据流
前面是对Kafka的现状介绍。下面,让我们来看看Kafka领域的新玩家:Redpanda。
作为一个数据流平台,Redpanda在其网站给出了如下市场定位和产品策略介绍:
- 去Java:它是一种既无需JVM,又摆脱了ZooKeeper的基础设施。
- 采用C++设计:此类设计旨在提供比Apache Kafka更好的性能。
- 单一的二进制架构:它并不依赖于其他任何库或节点。
- 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复:它是一种可用于内部和云端部署的、简单且可扩展的架构。
- 与Kafka兼容:它针对现有应用程序、工具、以及集成的Kafka协议,提供了开箱即用的支持。
3、如何为您的项目选择合适的Kafka实现
我们往往需要从业务案例的需求出发,进行评估与定义。例如:正常运行时间、SLA、灾难恢复策略、企业支持、运营工具、托管式云服务

本文详细比较了ApacheKafka和Redpanda在云原生实时处理能力、许可证、社区支持等方面的异同,帮助读者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流技术。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