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斐波那契数列定义: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da Fibonacci)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在数学上,斐波纳契数列以如下被以递归的方法定义:F(1)=1,F(2)=1, F(n)=F(n-1)+F(n-2)(n>=2,n∈N*)(此定义来源于百度百科)
2、代码实例(100以内的斐波那契数列):
x代表第一项,y属于第二项,z属于接下来需要计算的每一项
x=1
y=1
print(x,end=" ")
print(y,end=" ")
while(True):
z=x+y
x=y
y=z
if(z>100):----通过z的临界条件决定数列打印范围,但是不能确定第几行
break
print(z,end=" ")
3、利用for循环解决打印斐波那契数列
下列代码是打印第101项的斐波那契数,如果需要自定义长度的斐波那契数列,只需要在for循环里面改变列表长度并去掉if语句:
x=1

本文介绍了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并提供了三种使用Python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代码示例,包括递归定义、while循环和for循环。示例代码分别展示了打印100以内和指定项数的斐波那契数列,最后给出了一个简洁的Python实现方式。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74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