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Java 学习和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疑问:
- “这个错误是编译时的还是运行时的?”
- “泛型类型擦除发生在编译期还是运行期?”
- “final 修饰的变量值是在编译期确定的吗?”
如果分不清 编译期(Compile-time) 和 运行期(Runtime) ,就很容易在调试时陷入混乱。
本文将从概念、区别、常见混淆点、实战案例四个方面,帮你彻底厘清它们的边界。
1. 基本概念
1.1 编译期(Compile-time)
- 指源代码被编译器(javac)翻译成字节码的阶段。
- 编译器会做:
- 语法检查(Syntax Check)
- 类型检查(Type Check)
- 常量折叠(Constant Folding)
- 生成 .class 文件
- 编译期错误会阻止程序生成字节码,所以程序根本无法运行。
例子:
int x = "hello"; // 编译错误:类型不兼容
1.2 运行期(Runtime)
- 指字节码加载到 JVM 后执行的阶段。
- JVM 会做:
- 类加载(Class Loading)
- 字节码解释/即时编译(JIT)
- 内存分配、垃圾回收(GC)
- 运行期错误会在执行过程中抛出异常,程序可能部分执行成功后才失败。
例子:
String s = null;
System.out.println(s.length()); // 运行期异常:NullPointerException
2. 编译期 vs 运行期:核心区别
|
维度 |
编译期 |
运行期 |
|
时间点 |
源代码 → 字节码 |
字节码 → 机器码执行 |
|
检查内容 |
语法、类型、常量 |
动态行为、内存分配 |
|
错误表现 |
编译错误(Compile-time Error) |
运行时异常(Runtime Exception) |
|
工具/组件 |
javac 编译器 |
JVM |
|
是否能生成 .class |
❌ 编译失败则不能生成 |
✅ 已生成的字节码可以执行 |
3. 常见混淆点解析
混淆点 1:语法错误 vs 运行时异常
- 语法错误(编译期):不符合 Java 语法,编译器直接报错。
- 运行时异常:代码语法正确,但执行时触发异常。
例子:
// 编译期错误
int a = "abc"; // 类型不匹配
// 运行期错误
int[] arr = new int[3];
System.out.println(arr[5]); //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混淆点 2:泛型类型擦除
- 发生在编译期:编译器在生成字节码时会擦除泛型类型信息,替换为原始类型(通常是 Object)。
- 运行期的 JVM 根本不知道泛型的真实类型。
例子: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Integer> list2 = new ArrayList<>();
System.out.println(list.getClass() == list2.getClass()); // true
混淆点 3:final 常量 vs 运行时常量
- 编译期常量:static final 且值在编译期可确定(如字面量),会被直接写入字节码。
- 运行时常量:值在运行时才能确定,即使是 final,也要等类加载后赋值。
例子: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A = 1 + 2; // 编译期常量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B = new Random().nextInt(); // 运行时常量
混淆点 4:反射与类型检查
- 编译期检查:javac 会检查类型安全。
- 运行期反射:绕过编译期检查,直接操作字节码层面信息,可能触发运行期异常。
例子:
Field field = String.class.getDeclaredField("value");
field.setAccessible(true);
field.set("abc", new char[]{'X','Y','Z'}); // 运行期可能破坏 String 不可变性
混淆点 5:多态绑定时间
- 编译期绑定:方法重载(Overload)在编译期决定调用哪个方法。
- 运行期绑定:方法重写(Override)在运行期通过动态分派决定调用哪个方法。
例子:
class Parent {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Parent"); } }
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Child"); } }
Parent p = new Child();
p.say(); // 运行期决定调用 Child.say()
4. 开发中判断编译期 vs 运行期的小技巧
- 看报错时机:
- 编译时就报错 → 编译期问题
- 运行才抛异常 → 运行期问题
- 看问题类别:
- 类型不匹配、语法错误 → 编译期
- 空指针、数组越界 → 运行期
- 看工具链:
- 报错来自 javac → 编译期
- 报错来自 JVM(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运行期
5. 总结记忆
|
特征 |
编译期 |
运行期 |
|
触发者 |
编译器 |
JVM |
|
主要任务 |
检查 & 生成字节码 |
执行字节码 |
|
错误表现 |
编译错误(不可执行) |
运行异常(可能部分执行) |
|
示例 |
类型不匹配、语法错误 |
NPE、数组越界 |
✅ 一句话记忆:
编译期决定“能不能跑”,运行期决定“跑得怎么样”。
57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