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模型
OSI 网络模型
- 应用层,给用户提供应用功能;
- 表示层,负责把数据转换成兼容另一个系统能识别的格式;
-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持、同步会话;
-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 网络层,寻址、路由;
- 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的封帧和差错检测,以及 MAC 寻址;
- 物理层,负责在物理网络中传输数据帧;
OSI 模型实在太复杂,提出的也只是概念理论上的分层,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实现方案。
TCP/IP 网络模型
应用层
用层只需要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应用功能,比如 HTTP、FTP。应用层是不用去关心数据是如何传输的,就类似于,我们寄快递的时候,只需要把包裹交给快递员,我们不需要关心快递是如何被运输的。应用层是工作在操作系统中的用户态,传输层及以下则工作在内核态。
传输层
传输层为应用层提供网络支持。传输层的报文中会携带端口号,因此接收方可以识别出该报文是发送给哪个应用。
网络层
网络层最常使用的是 IP 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 协议会将传输层的报文作为数据部分,再加上 IP 包头组装成 IP 报文,如果 IP 报文大小超过 MTU(以太网中一般为 1500 字节)就会再次进行分片。

IP 地址分成两种意义:
- 一个是网络号,负责标识该 IP 地址是属于哪个「子网」的;
- 一个是主机号,负责标识同一「子网」下的不同主机;
除了寻址能力, IP 协议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路由。两台设备通过很多网关、路由器、交换机等众多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数据包到达一个网络节点,就需要通过路由算法决定下一步走哪条路径。
IP 的寻址作用是告诉我们去往下一个目的地该朝哪个方向走,路由则是根据「下一个目的地」选择路径。寻址更像在导航,路由更像在操作方向盘。
网络接口层
接下来要交给网络接口层,在 IP 头部的前面加上 MAC 头部,并封装成数据帧。MAC 头部包含了接收方和发送方的 MAC 地址等信息。
网络接口层主要为网络层提供「链路级别」传输的服务,负责在以太网、WiFi 这样的底层网络上发送原始数据包,工作在网卡这个层次,使用 MAC 地址来标识网络上的设备。
输入URL后发生了什么?

DNS 解析
在域名中,越靠右的位置表示其层级越高。实际上域名最后还有一个点,比如 www.server.com. ,这个最后的一个点代表根域名。
域名的层级关系类似一个树状结构:
- 根 DNS 服务器(.)
- 顶级域 DNS 服务器(.com)
- 权威 DNS 服务器(server.com)

任何 DNS 服务器就都可以访问根域 DNS 服务器了。只要能够找到任意一台 DNS 服务器,就可以通过它找到根域 DNS 服务器,然后再一路顺藤摸瓜找到位于下层的某台目标 DNS 服务器。
域名解析的工作流程:
浏览器会先看自身有没有对这个域名的缓存,如果有,就直接返回,如果没有,就去问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也会去看自己的缓存,如果有,就直接返回,如果没有,再去 hosts 文件看,也没有,才会去问「本地 DNS 服务器」。
- 客户端首先会发出一个 DNS 请求,问 www.server.com 的 IP 是啥,并发给本地 DNS 服务器(也就是客户端的 TCP/IP 设置中填写的 DNS 服务器地址)。
- 本地域名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如果缓存里的表格能找到 www.server.com,则它直接返回 IP 地址。如果没有,本地 DNS 会去问它的根域名服务器:“老大, 能告诉我 www.server.com 的 IP 地址吗?” 根域名服务器是最高层次的,它不直接用于域名解析,但能指明一条道路。
- 根 DNS 收到来自本地 DNS 的请求后,发现后置是 .com,说:“www.server.com 这个域名归 .com 区域管理”,我给你 .com 顶级域名服务器地址给你,你去问问它吧。”
- 本地 DNS 收到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后,发起请求问“老二, 你能告诉我 www.server.com 的 IP 地址吗?”
- 顶级域名服务器说:“我给你负责 www.server.com 区域的权威 DNS 服务器的地址,你去问它应该能问到”。
- 本地 DNS 于是转向问权威 DNS 服务器:“老三,www.server.com对应的IP是啥呀?” server.com 的权威 DNS 服务器,它是域名解析结果的原出处。为啥叫权威呢?就是我的域名我做主。
- 权威 DNS 服务器查询后将对应的 IP 地址 X.X.X.X 告诉本地 DNS。
- 本地 DNS 再将 IP 地址返回客户端,客户端和目标建立连接。

协议栈

应用程序(浏览器)通过调用 Socket 库,来委托协议栈工作。协议栈的上半部分有两块,分别是负责收发数据的 TCP 和 UDP 协议,这两个传输协议会接受应用层的委托执行收发数据的操作。 IP 协议控制网络包收发操作,数据会被切分成一块块的网络包,而将网络包发送给对方的操作就是由 IP 负责的。
IP 中还包括 ICMP 协议和 ARP

本文详细介绍了HTTP协议,从网络模型的OSI和TCP/IP入手,讲解了HTTP的工作流程,包括DNS解析、TCP连接、IP寻址、MAC传输等。还探讨了HTTP的状态码、常用字段、GET/POST区别、缓存机制、HTTP/2的优化以及HTTPS的安全机制,包括RSA和ECDHE握手过程,展示了HTTP协议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作用和安全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84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