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网络基础--HTTP

本文详细介绍了HTTP协议中的几种关键状态码,包括302、303、307等重定向状态码的区别及应用,同时概述了200系列的成功响应状态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HTTP的工作机制。

《HTTP权威指南》

一、     状态码 ---- 302

a)      RFC1945(http://tools.ietf.org/html/rfc1945#page-34),HTTP1.0中描述302:如果客户端发出POST请求后,收到服务端的302状态码,那么不能自动的向新的URI发送重复请求,必须跟用户确认是否该重发,因为第二次POST时,环境可能已经发生变化,POST操作会不符合用户预期。但是,很多浏览器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把POST请求变为GET请求。

b)     RFC2616(http://tools.ietf.org/html/rfc2616#section-10.3.3),

也就是HTTP1.1在介绍302时说,如果客户端发出非GET、HEAD请求后,收到服务端的302状态码,那么就不能自动的向新URI发送重复请求,除非得到用户的确认。但是很多浏览器把302当做303处理了。

 

二、     状态码– 303和307

a)      HTTP1.1把这种POST变GET的行为纳入了RFC文档;HTTP1.1新加入303和307状态吗

 

 

HTTP协议状态码

       100     (继续)请求者应当继续提出请求。服务器返回此代码表示已收到请求的第一部分,正在等待其余部分。

       101     (切换协议)请求者已要求服务器协议,服务器已确认并准备切换。

 

2XX (成功)

表示成功处理了请求的状态码

 

代码             说明

200                     (成功)服务器已成功处理了请求。通常,这表示服务器了请求的网页。

201                     (已创建)请求成功并且服务器创建了新的资源

202                     (已接受)服务器已接受请求,但尚未处理。

203                     (非授权信息)服务器已成功处理了请求,但返回的信息可能来自另一来源。

204                     (无内容)服务器成功处理了请求,但没有返回任何内容。

205                     (重置内容)服务器成功处理了请求,但没有返回任何内容。

206                     (部分内容)服务器成功处理了部分GET请求。

 

 

3XX(重定向)

表示要完成请求,需要进一步操作。通常,这些状态码用来重定向。

 

代码                    说明

300                            (多种选择)针对请求,服务器可执行多种操作。服务器可根据请求者选择一项操作,或提供操作列表供请求者选择。

301                            (永久移动)请求的网页已永久移动到新的位置。服务器返回此响应时,会自动将请求者转移到新的位置。

302                            (临时移动)服务器目前从不同位置的网页响应请求,但请求者应继续使用原有位置进行以后的请求。

303  (查看其他位置)请求者应当对不同的位置使用单独的 GET 请求来检索响应时,服务器返回此代码

304  (未修改)自从上次请求后,请求的网页未修改过。服务器返回此响应时,不会返回网页内容。

305  (使用代理)请求者只能使用代理访问请求的网页。如果服务器返回此响应,还表示请求者应使用代理。

307   (临时重定向)  服务器目前从不同位置的网页响应请求,但请求者应继续使用原有位置来进行以后的请求。

400   (错误请求)服务器不理解请求的语法。

500   (服务器内部错误)  服务器遇到错误,无法完成请求。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多个固定翼无人机一致性控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多个固定翼无人机一致性控制”展开,采用Matlab代码实现相关算法,属于顶级EI期刊的复现研究成果。文中重点研究了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在多无人机系统中的一致性控制问题,通过构建固定翼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结合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实现多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轨迹一致性和稳定协同飞行。研究涵盖了控制算法设计、系统建模、优化求解及仿真验证全过程,并提供了完整的Matlab代码支持,便于读者复现实验结果。; 适合人群:具备自动控制、无人机系统或优化算法基础,从事科研或工程应用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自动化、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工程师;熟悉Matlab编程和基本控制理论者更佳;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多无人机协同控制系统的算法研究与仿真验证;②支撑科研论文复现、毕业设计或项目开发;③掌握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提升对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逐模块分析,重点关注DMPC算法的构建流程、约束处理方式及一致性协议的设计逻辑,同时可拓展学习文中提及的路径规划、编队控制等相关技术,以深化对无人机集群控制的整体认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