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序列化机制允许把内存中的Java对象转换成平台无关的二进制流,从而允许把这种二进制流持久地保存在磁盘上,或通过网络将这种二进制流传输到另一个网络节点。当其它程序获取了这种二进制流,就可以恢复成原来的Java对象。
序列化:将java对象转换为二进制字节码的过程。反序列化:将二进制字节码转换为java对象的过程。- 让某个java对象具有序列化机制,需要实现以下两个接口之一
SerializableExternalizable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这个变量用来表示类的不同版本之间的兼容性。推荐显式声明。不声明的情况下,它的值是Java运行时环境根据类的内部细节自动生成的。若类的源代码作了修改,serialVersionUID 可能发生变化。- serialVersionUID不同,则不能反序列化成功。
- 类中的静态变量不能被序列化,因为序列化的是对象的状态,而静态变量是类的状态。
Transient:该关键字用来阻止字段被序列化。- 类中的
引用类型的变量也需要被实现Serializable接口,否则不会被序列化。 - 父类也需要实现
Serializable接口,否则不会被序列化。反序列化时会默认调用父类的无参构造器。 - 可以将不需要序列化的属性变量抽取到一个父类中,父类不实现
Serializable接口即可,简化赘余Transient的使用。 - 在序列化过程中,虚拟机会试图调用对象类里的
writeObject和readObject方法,进行用户自定义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如果没有这样的方法,则默认调用是 ObjectOutputStream 的 defaultWriteObject 方法以及 ObjectInputStream 的 defaultReadObject 方法 。请参考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对象序列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场景,包括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过程、实现序列化的两种接口(Serializable与Externalizable),以及序列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serialVersionUID的作用、静态变量与transient关键字的应用等。
91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