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逻辑的公理化、完备性与可判定性
1. 公式的可满足性与有效性
在信息系统逻辑的研究中,我们首先关注一些公式的可满足性与有效性。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命题:
1. [S(B)]p ↔ ((a1, v1) ∧ (a2, v2) ∧ · · · (an, vn)) 可满足 :在 SIS - 模型 M := (FS, V) 中,若该公式有效,则对象 x 在 S 的所有完备化 S′ 中属于 V(p)IndS′(B) 当且仅当它对于属性 ai(1 ≤ i ≤ n)取值为 vi。
2. ¬[I(B)]p ↔ (∨α∈DB(α → ⟨I(∅)⟩(α ∧ ¬p))) 有效(B ⊆f AC) :这意味着对象 x 相对于属性集 B 不是集合 X 的正元素,当且仅当存在对象 y,它对于 B 中的每个属性取值与 x 相同,但 y 不属于 X。
3. ∧i∈{1,2,…,n}(bi, vi) ↔ I(B) 有效(B := {b1, b2, …, bn}) :表示对象 x 对于属性 bi(1 ≤ i ≤ n)取值为 vi,当且仅当与 x 具有 R{b1,b2,…,bn} 关系的每个对象对于属性 bi(1 ≤ i ≤ n)也取值为 vi。
4. ∨i∈{1,2,…,n + 1}⟨I(∅)⟩(pi ∧ (b, v)) → ∧i≠j⟨I(∅)⟩(pi ∧ pj) 可满足 :该公式仅在 |m(b, v)| ≤ n 的 IS - 结构中有效。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