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设计可用的在线隐私机制:从现实世界行为中能学到什么?

设计可用的在线隐私机制:从现实世界行为中能学到什么?

1. 引言

此前旨在理解在线隐私行为及其与隐私担忧关系的研究表明,虽然终端用户声称有很高的隐私担忧,但他们在网上的行为却大不相同,这被称为“隐私二分法”。可能的解释包括终端用户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信息不平衡、对即时满足的需求、行为偏差、同伴分享信息的压力以及年轻人为尝试不同身份而在网上分享私人信息等。也有研究称,在线隐私方法对终端用户来说过于复杂,难以理解和使用。

本文将探讨隐私概念的历史发展,简要解释在线和离线隐私行为的差异以及所分享私人信息的特征。接着探索社会学和心理学中用于理解离线隐私行为的方法论,并与信息系统领域(特别是人机交互,HCI)中为在线环境设计可用隐私机制的研究进行对比。最后讨论哪些理解现实世界隐私行为的方法有助于设计可用的在线隐私机制。

2. 在线与离线隐私对比
  • 隐私概念的历史发展 :1890 年,沃伦和布兰代斯的著名论文《隐私权》开启了对隐私概念的系统书面讨论,他们认为新技术使明确承认隐私保护变得重要,奠定了对个人信息控制权这一隐私概念的基础。直到 20 世纪下半叶,随着法律中隐私保护的发展,关于隐私定义的哲学辩论才变得突出。此外,许多学者强调了隐私与亲密关系的紧密联系,认为隐私对个人发展、形成亲密关系以及充分体验生活至关重要。在现代科技背景下,隐私被定义为免受评判的自由、进行隐私权衡的能力以及对信息访问的控制等。
  • 离线隐私机制 :隐私对于沟通和人际关系至关重要,离线时,隐私隐含在个人的行为和沟通中,通过非语言线索(如肢体语言、口头和视觉暗示、配饰等)以及“边界定义过程”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