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政府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与政策演变
1. 联邦政府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
联邦政府的信息技术环境曾被描述为“资产利用率低、资源需求分散、系统重复、环境难以管理以及采购前置时间长”。这一状况是多年管理不善和信息技术过度投资积累的结果。为了理解联邦政府信息技术预算增长的趋势,我们将回顾从大型机计算到移动办公的关键历史节点。
1.1 早期与大型机时代
现代计算机起源可直接追溯到美国政府。作为计算机的首批重要用户,美国政府成为计算机技术创新和研究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早期计算机昂贵、缓慢、低效且占用空间大,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防御目的。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开始用于更广泛的商业挑战。1951年,UNIVAC I的出现为计算机在国防部以外的应用创造了机会,美国人口普查局购买了第一台商用计算机用于人口和经济普查。此后,其他联邦民用机构也开始使用大型机来支持特定任务的运营,如计算税收、社会保障福利和生成劳动统计数据。
随着大型机从基础业务支持功能转向更复杂的特定任务应用,联邦政府计算机采购量大幅增加。1960年至1970年,计算机数量从531台(4.64亿美元)增加到5277台(资本支出估计40 - 60亿美元)。然而,随着大型机库存的增长,联邦机构面临供应商和技术锁定的挑战,迁移技术变得困难。
1.2 向小型计算机的转变
硬件技术的进步引入了集成电路,市场向中型计算机发展。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联邦政府开始转向使用小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提供了更高效的中央处理和“分时”功能,成本和尺寸更低,应用更广泛。到1974年,超过50%的联邦政府计算机成本低于5万美元,库存超过8600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