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式磁共振成像(iMRI):技术与应用解析
1. 介入式成像的发展背景与iMRI的定义
在医学领域,微创图像引导介入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涵盖了从放射科、心脏病科到泌尿科和神经放射科等多个领域。与开放式手术相比,微创介入手术创伤小、疼痛轻、伤口小,能减轻患者负担并缩短康复时间。同时,医疗系统也能从更精确的治疗、更少的并发症以及因缩短住院时间而降低的成本中受益。
目前,超声(US)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已成为精确、安全且可靠的图像引导介入的主要手段。而介入式磁共振成像(iMRI)则是指利用磁共振(MR)成像来执行和监测微创诊断或治疗介入,其方式类似于传统的荧光透视、超声(US)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
2. US和CT的优缺点
- 超声(US)
- 优点 :设备紧凑、便于移动,广泛可用。
- 缺点 :超声波穿透深度低,难以触及深部结构,尤其是肥胖患者;骨骼和空气会反射超声波,增加图像引导的复杂性;在肿瘤消融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会影响超声图像,导致难以看清病变。
-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 优点 :不易产生伪影,通常能在介入过程中提供感兴趣区域的充分图像。
- 缺点 :需要电离辐射,对患者和医护人员有害;实时引导(CT荧光透视)时辐射暴露问题更严重,因此CT介入主要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