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卷积神经网络中的转置卷积与滤波器层级结构

卷积神经网络中的转置卷积与滤波器层级结构

1. 转置卷积概述

在卷积神经网络中,我们既可以对输入进行下采样(缩小尺寸),也可以进行上采样(增大尺寸)。下采样可以通过池化或步幅操作实现,而上采样同样有多种方式。

上采样时,我们会增加张量的宽度和高度,但不改变通道数。上采样可以通过单独的层实现,也可以集成到卷积层中。单独的上采样层通常会按照我们的要求多次重复输入张量的值。例如,将一个张量在宽度和高度上都上采样两倍,每个输入元素会变成一个 2x2 的小方块。

将上采样与卷积结合的操作被称为转置卷积,也被称为分数步幅卷积、扩张卷积或空洞卷积。“转置”一词源于数学中的转置运算,可用于表示该操作的方程;“空洞”(atrous)在法语中意为“有洞的”,稍后我们会解释这些名称的由来。

2. 转置卷积的工作原理

假设我们有一个 3x3 的输入图像(通道数不变),想用一个 3x3 的滤波器处理它,并得到一个 5x5 的输出图像。一种方法是在输入周围填充两圈零,如图所示:

graph LR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3x3 输入图像):::process --> B(填充两圈零):::process
    B --> C(3x3 滤波器处理):::process
    C --> D(5x5 输出图像):::process

如果在输入中添加更多圈的零,会得到更大的输出,但会在中心 5x5 的核心周围

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关键分支,依托多层神经网络架构对高维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函数逼近,广泛应用于连续变量预测任务。在Python编程环境中,得益于TensorFlow、PyTorch等框架的成熟生态,研究者能够高效构建面向回归分析的神经网络模型。本资源库聚焦于通过循环神经网络及其优化变体解决时序预测问题,特别针对传统RNN在长程依赖建模中的梯度异常现象,引入具有门控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以增强序列建模能力。 实践案例涵盖从数据预处理到模型评估的全流程:首先对原始时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滑动窗口分割,随后构建包含嵌入层、双向LSTM层及全连接层的网络结构。在模型训练阶段,采用自适应矩估计优化器配合早停策略,通过损失函数曲线监测过拟合现象。性能评估仅关注均方根误差等量化指标,还通过预测值真实值的轨迹可视化进行定性分析。 资源包内部分为三个核心模块:其一是经过清洗的金融时序数据集,包含标准化后的股价波动记录;其二是模块化编程实现的模型构建、训练验证流程;其三是基于Matplotlib实现的动态结果展示系统。所有代码均遵循面向对象设计原则,提供完整的类型注解异常处理机制。 该实践项目揭示了深度神经网络在非线性回归任务中的优势:通过多层非线性变换,模型能够捕获数据中的高阶相互作用,而Dropout层正则化技术的运用则保障了泛化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当处理高频时序数据时,需特别注意序列平稳性检验季节性分解等预处理步骤,这对预测精度具有决定性影响。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