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器:梯度下降算法详解
1. 引言
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中,优化器是调整模型参数以最小化损失函数的关键工具。梯度下降算法是一类常用的优化器,不同的梯度下降算法在更新频率、计算效率和收敛速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梯度下降算法及其特点。
2. 梯度下降算法类型
2.1 批量梯度下降(Batch Gradient Descent)
批量梯度下降是一种传统的梯度下降算法,它在每个训练周期(epoch)中使用所有的训练样本进行一次参数更新。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保留所有样本,以便在每个周期中反复使用。由于它依赖于已存储的信息进行学习,因此可以被视为一种离线算法。即使计算机与网络断开连接,它仍然可以继续从训练数据中学习。
然而,批量梯度下降的缺点也很明显。它需要大量的内存来存储所有样本,并且每次更新的计算成本较高,导致收敛速度较慢。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大约20,000个训练周期才能将误差降至接近零。
2.2 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SGD)
随机梯度下降是另一个极端,它在每个样本被处理后立即更新模型的权重。由于样本是以随机顺序呈现给网络的,因此权重的更新是不可预测的,这也是“随机”一词的由来。
在一个包含300个样本的数据集上,每个训练周期需要进行300次权重更新。这会导致误差曲线出现较大的波动,因为每个样本都会对权重产生不同的影响。尽管我们通常按周期绘制误差曲线,无法看到这些小范围的波动,但周期与周期之间的变化仍然很明显。
随机梯度下降的优点是收敛速度快,通常在400个训练周期内就能将误差降至接近零
梯度下降算法详解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8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