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纹理函数(BTF)建模方法比较与分析
1. 不同方法的性能表现
在双向纹理函数(BTF)的建模中,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不同方法在压缩比、视觉质量、分析速度等方面表现各异。
- 参数表示大小与压缩 :参数表示的大小与原始BTF的大小相关。对于较大的BTF图块,基于视图反射场的模型(如PTM RF、PLM RF、PCA RF)存储所有视图方向的参数平面,容易达到数百兆字节。不过,对参数空间应用量化方案可显著减少数据量。例如,在处理漆木BTF样本时,使用PLM RF方法,未量化(左图)和使用每个颜色通道256个参数簇进行量化(中图)后,视觉差异可忽略不计,但参数表示大小约下降了十倍。
- 像素级模型与马尔可夫随机场(MRF)模型 :像素级模型通过底层模型的一组参数图块表示原始BTF图块,并用于BTF数据扩展。而基于MRF的模型(GMRF、2DCAR、3DCAR)仅存储少量统计模型参数以及分块的范围和法线图。MRF模型能从参数进行任意大小的无缝合成,仅使用分块方法扩展范围和法线图。如漆木样本使用2DCAR模型(右图)的表现。
2. 速度比较
对分辨率为25×25像素的小BTF图块,在AMD Athlon 2.2 GHz CPU和3 GB RAM的环境下,测试了各方法的分析和合成速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 方法 | CPU时间 [s] BTF 25 × 25 pix. | 近似复杂度 | BTF分析 <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