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多光谱纹理的建模与采样方法解析
1. 基于模型的表示方法
基于模型的表示方法在静态多光谱纹理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常借助EM算法来实现相关参数的估计。
1.1 EM算法迭代方程
EM算法的相关迭代方程如下:
- (q^{(t)}(m|Y_{r}) = \frac{P^{(t)}(Y_{r} | m)p^{(t)}(m)}{\sum_{j\in M} P^{(t)}(Y_{r} | j)p^{(t)}(j)})
- (p^{(t + 1)}(m) = \frac{1}{|S|}\sum_{Y_{r}\in S}q^{(t)}(m | Y_{r}))
- (P^{(t + 1)}(. | m) = \arg\max_{P(.|m)}\sum_{Y_{r}\in S}q^{(t)}(m | Y_{r})\log P(Y_{r} | m))
混合参数通过随机数初始化,当准则增量足够小时,迭代过程停止。迭代方案具有单调性质:(L^{(t + 1)} \geq L^{(t)}),(t = 0,1,2,…),这意味着序列({L^{(t)}}_{0}^{\infty})收敛到EM算法的一个驻点(局部最大值或(L)的鞍点)。不过,由于标准最大似然估计假设建模数据的观测值是独立的,而实际中观测值并非独立,这可能会对最大似然估计产生负面影响。
1.2 概率离散混合二维模型
离散分布混合模型适用于彩色纹理合成,其参数包括概率分量权重(p(m)),灰度级的单变量离散分布由概率向量定义:
(p_s(\cdot | m) = [p_s(1 | m),p_s(2 | m),…,p_s(K_{r3}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