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数据共享与发现:深入解析与实践指南
服务间结构化数据共享
在服务交互的场景中,一个服务常常会使用另一个服务所暴露的数据。例如,有一个履行服务会暴露一个小的结构体,用于表示特定 SKU 的仓库履行状态,其中包含了商品发货时间和库存数量等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模型共享的问题,通常有以下三种解决方式:
1. 客户端导入服务器包
- 操作方式 :将 fulfillmentStatus 结构体改为 FulfillmentStatus 以导出该类型,然后让目录服务导入履行服务包,这样目录服务就能直接访问履行状态数据类型。
- 优点 :最大程度实现代码复用,无代码重复,且同一实体在履行和目录定义中不会出现偏差。
- 缺点 :客户端能访问履行服务导出的所有类型,导致两者紧密耦合。若履行服务包有任何更改,即使与公共契约无关,也可能导致目录服务编译或运行时失败。因此,应尽量避免这种方式。
2. 客户端复制服务器结构
- 操作方式 :履行服务和目录服务都对 fulfillmentStatus 结构体及其 JSON 序列化标签进行私有定义。
- 优点 :可避免履行服务的内部更改影响目录服务。服务器和客户端对公共 API 中的结构有不同的内部定义,能保持各自的发布节奏,且数据结构的表示方式可根据服务需求而定,不受对方内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3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