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密码分析:原理与应用
1. 引言
在过去三十年里,人们对分组密码基本操作原理的理解取得了显著进展。1990 年引入的差分密码分析是其中一项重大突破,它主要研究(成对)值之间差异的传播。而本文探讨的积分密码分析技术,则着眼于(多个)值之和的传播,可视为差分密码分析的对偶方法。
积分具有诸多有趣特性,尤其适用于主要由双射组件构成的密码分析。与差分密码分析仅考虑成对加密不同,积分利用了多次加密之间的同时关系,因此能应用于许多对差分密码分析免疫的密码。这些特性使积分在近期的密码分析工作中愈发流行,也促使我们对其进行系统研究。
部分密码分析结果总结如下表:
| 密码(轮数) | 复杂度 [数据] | 复杂度 [时间] | 备注 |
| — | — | — | — |
| MISTY1 (4) | 2²⁰ | 2⁸⁹ | 先前已知 |
| MISTY1 (4) | 2²².²⁵ | 2⁴⁵ | 先前已知 |
| MISTY1 (4) | 2³⁸ | 2⁶² | 先前已知 |
| MISTY1 (4) | 2⁵ | 2²⁷ | 积分法(新) |
| MISTY1 (5) | 2³⁴ | 2⁴⁸ | 积分法(新) |
| MISTY2 (5) | 2²⁰ | 2⁸⁹ | 先前已知 |
| MISTY2 (5) | 2³⁸ | 2⁶² | 先前已知 |
| MISTY2 (4) | 9 | 2⁵⁵ | 积分法(新) |
| MISTY2 (6) | 2³⁴ | 2⁷¹ | 积分法(新) |
| Gen. Feistel (13) | 2⁹.⁶ | 2³² | 基本积分(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