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就像个弹簧,能把好男儿弹得更高

本文通过化工厂的一个实例,展示了如何在错误中发现潜在的价值。当投料比例出现失误,原本可能引发严重安全事故的情况,反而成为了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的机会。这一转变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深入的技术研究与实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这句话也是《我的兄弟是顺溜》里陈大雷说的一句话。顺溜在射穿日军狙击手的脖子后,没有确认尸体,导致陈大雷的妻子吴妮被杀。陈大雷事后就是这样鼓励顺溜的。

    谁都会犯错误,关键是能否总结错误,吸取教训,让错误变成自己的动力。而且有时候,错误能变成战果。

    记得以前在化工厂,生产是连续的,投料,反应,出成品,而投料的比例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因为在原理上,超过某个范围就将进入爆炸范围。一次周一的常规检查,发现投料的仪表出问题了,有一小粒脱落的橡胶块卡住了流量计量的转子。这导致实际投料超过了规定的量。我们的生产一直在极其危险的爆炸范围内。

    在化工厂,这属于非常严重的生产事故,因为一旦爆炸,后果很严重。公司领导也知道了此事,大家都准备好了挨批评了。而此时,车间的技术主任,还有我们从这个车间出去的厂长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可以突破原理的上限,我们可以在爆炸范围内安全生产,从投料计算看,这个状态下,已经生产了至少三天了。经过所有技术人员的研究,大家认为这个状态是可行的。在厂长的授权下,车间继续保持目前这个状态,又运行了1个月,没有出任何问题。车间的产量提高了20%,别惊讶,因为大家还发现在这个浓度下,反应的转化率也提高了,收率提高了,成品的质量竟然也提高了。

    但是,这是一个危险的操作,如果真的出了事故,车间主任、厂长很可能被抓起来,因为这是违反操作流程的,特别是在知情的情况下装做不知道。

    最后经过我们摸索,从化工原理上找到了依据,于是修改了操作手册和工艺,率先提出这个观点的车间主任也被提拔到副厂长,此人是我在化工厂的师傅,我那时是技术员,也是我很敬佩的一个人。


    一个例子,不一定合适,但错误和成果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转换的,关键在人。如果我们能发现某个错误好的一面,那么我们 可能 比改正错误 收获的更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