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副总裁尤瑟夫·梅赫迪对必应和“病”同音的解释

微软高级副总裁尤瑟夫·梅赫迪解释了新搜索引擎Bing中文名称的选择过程。为避免文化误解,品牌名采用了积极含义的“必应”,寓意“有求必应”。该名称在全球53个国家推出,覆盖34种语言。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尊敬的编辑:

7月8日收到阁下的来信,当中谈及一些微软新搜索引擎的问题,你说“Bing”在中文里有负面的含义。没错,我们对这个可能的解释也十分谨慎,所以选择了一个汉语词汇跟“Bing”匹配,以构成新的品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保证“Bing”在中文里不致曲解。

在中国,我们的新品牌发音是“bee-ying”,它来自中国谚语“有求必应”中的两个字,意思是“一旦需要,你就能找到”,而“必应”的直接含义是“时时准备回答问题”。

创造一个全球性品牌绝非轻而易举之事。现在“Bing”已经崛起于53个国家,拥有34个不同语言的版本。我们咨询了搜索用户,也请教了汉语专家,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力图为“Bing”定义一个中国人喜欢的品牌。我想我们找到了今人欣慰的答案。

尤瑟夫·梅赫迪

微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高级副总裁

2009年6月8日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