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oracle的创建表的SQL时,为了SQL能够反复执行,一般都会在create前面加入drop表的语句,但这样先drop再create的语句在第一次执行时,会报一个不存在该表的错误,查了一下,oracle中没有像sybase那样先判断是否存在表再drop表的语句。
sybase中用以下语句就能轻松判断是否已经存在了某表:
if exists (select 1 from sysobjects where id = object_id('user_info') and type = 'U') drop table user_info go
或者
if object_id('xxx_view')is not null drop view xxx_view go
第一种方式中其中type为对象的类型,如果对象是view,刚type='V'
而oracle中,并没有这样方便的语句,然而我们难道就不能实现这个功能了吗?
可以利用存储过程来实现,例如以下语句:
declare num number; begin select count(1) into num from user_tables where table_name='user_info'; if num>0 then execute immediate 'drop table user_info'; end if; execute immediate 'create table user_info (user_code varchar2(10) not null, user_name varchar2(30), sex varchar2(1), constraint pk_user_info primary key (user_code))'; end; /
不过将这样的存储过程与正常的sql放在一起执行时,一定要加最后一行的“/”,以告诉编译器存储过程执行完毕,可以继续执行正常的SQL了,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Oracle数据库中安全地创建表,避免因表已存在而导致的错误。通过使用存储过程来检查表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先删除,然后创建新表。此方法确保SQL脚本可重复执行。
88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