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博客
“当数据管理从应用中分离出来的时候,形成了DBMS,程序员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来考虑数据的管理;当过程管理从应用程序中分离出来的时候,形成WFMS,此时,程序在编写应用程序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来考虑业务过程的管理。”
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工作流管理系统有什么样的作用?你对工作流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观点?你认为一个“通用工作流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吗?
工作流技术的发展趋势
针对目前工作流产品存在的不足和信息技术、分布对象技术、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趋势,从技术与应用角度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工作流管理技术的研究及产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面向复杂企业应用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目前的工作流技术和产品难以支持复杂的企业应用,对己有企业应用的集成能力也显然不足,因此,支持复杂企业应用和应用集成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将会得到充分的重视和长足的发展。
(2)扩展工作流模型的描述能力:现有工作流系统的模型在企业应用中的描述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工作流模型的语义在描述复杂过程时,能力不足和活动属性的定义不够丰富。需要在进一步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丰富工作流模型的语义和活动属性的定义。
(3)代理技术与工作流管理技术的结合:代理技术与工作流技术都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并得到长足发展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分布对象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工作流技术在灵活性方面的优势和代理技术在知识表达、事务处理、智能性能方面的优势,将这两种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以工作流管理为基础,以代理技术为核心,将开发出具有良好前景的应用软件产品。
(4)内置到商用企业应用软件包中:在过去的几年里,为了使通用软件能够满足客户提出的特别需要,SAY等公司将工作流技术引入到他们的产品中,使用户可以按照预定的顺序调用这些产品的不同功能模块,满足本企业的特殊需求。
(5)基于Web的工作流:随着Web技术的普及,基于Web的工作流技术将得到充分的发展。工作流可以通过Web扩展到多个企业,并将实现多个基于Web的工作流服务器之间的协同工作。
(6)分布式工作流:经过几年的发展,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结构己经由原来的只能支持单一的工作组环境,发展到现在可以支持企业级(甚至企业间)的工作流环境。一个工作流实例可以通过局域网、广域网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和客户端,而且服务器的故障所造成的影响将被减少到最小。因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实用性和管理能力。
(7)融入事务管理的概念:目前大部分工作流产品不支持事务的概念,甚至不能保证活动的执行是一个ACID(Atomicity,Consistency,Isolation,Durability)的事务。这意味着系统不能保证工作流实例
的正常运行,也无法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当工作流非正常中断时,工作流产品也无法保证能够正确地恢复数据。有些供应商己经考虑到这个问题并且做了一些努力,但工作流产品在这方而的性能还有待改进。
(8)工作流模型的分析和仿真工具: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要求能够对模型进行评估)和性能测试,仿真和性能监控工具的引入,将成为新一代工作流产品的发展趋势
“当数据管理从应用中分离出来的时候,形成了DBMS,程序员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来考虑数据的管理;当过程管理从应用程序中分离出来的时候,形成WFMS,此时,程序在编写应用程序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来考虑业务过程的管理。”
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工作流管理系统有什么样的作用?你对工作流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观点?你认为一个“通用工作流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吗?
工作流技术的发展趋势
针对目前工作流产品存在的不足和信息技术、分布对象技术、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趋势,从技术与应用角度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工作流管理技术的研究及产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面向复杂企业应用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目前的工作流技术和产品难以支持复杂的企业应用,对己有企业应用的集成能力也显然不足,因此,支持复杂企业应用和应用集成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将会得到充分的重视和长足的发展。
(2)扩展工作流模型的描述能力:现有工作流系统的模型在企业应用中的描述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工作流模型的语义在描述复杂过程时,能力不足和活动属性的定义不够丰富。需要在进一步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丰富工作流模型的语义和活动属性的定义。
(3)代理技术与工作流管理技术的结合:代理技术与工作流技术都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并得到长足发展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分布对象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工作流技术在灵活性方面的优势和代理技术在知识表达、事务处理、智能性能方面的优势,将这两种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以工作流管理为基础,以代理技术为核心,将开发出具有良好前景的应用软件产品。
(4)内置到商用企业应用软件包中:在过去的几年里,为了使通用软件能够满足客户提出的特别需要,SAY等公司将工作流技术引入到他们的产品中,使用户可以按照预定的顺序调用这些产品的不同功能模块,满足本企业的特殊需求。
(5)基于Web的工作流:随着Web技术的普及,基于Web的工作流技术将得到充分的发展。工作流可以通过Web扩展到多个企业,并将实现多个基于Web的工作流服务器之间的协同工作。
(6)分布式工作流:经过几年的发展,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结构己经由原来的只能支持单一的工作组环境,发展到现在可以支持企业级(甚至企业间)的工作流环境。一个工作流实例可以通过局域网、广域网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和客户端,而且服务器的故障所造成的影响将被减少到最小。因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实用性和管理能力。
(7)融入事务管理的概念:目前大部分工作流产品不支持事务的概念,甚至不能保证活动的执行是一个ACID(Atomicity,Consistency,Isolation,Durability)的事务。这意味着系统不能保证工作流实例
的正常运行,也无法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当工作流非正常中断时,工作流产品也无法保证能够正确地恢复数据。有些供应商己经考虑到这个问题并且做了一些努力,但工作流产品在这方而的性能还有待改进。
(8)工作流模型的分析和仿真工具: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要求能够对模型进行评估)和性能测试,仿真和性能监控工具的引入,将成为新一代工作流产品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