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编辑首段]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转换标题为:zh-cn: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zh-tw: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
- 实际标题为: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当前显示为: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 zh-cn: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zh-tw: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用词转换(繁简转换)是中文维基的一项自动转换,目的是以电脑程式适应不同用字模式的差异。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都是对该技术的手动转换的应用。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简称为IEEE)是一个建立于1963年1月1日的国际性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协会,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之一,拥有来自175个国家的36万会员。
除设立于美国纽约市的总部以外,其在全球150多个国家亦拥有分会,并且还有35个专业学会及2个联合会。其每年均会发表多种杂志、学报、书籍,亦举办至少300次的专业会议。
目前IEEE在工业界所定义的标准有着极大的影响。
目录[隐藏] |
[编辑] 概述
IEEE定位在“科学和教育,并直接面向电子电气工程、通讯、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原理研究的组织,以及相关工程分支的艺术和科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IEEE承担者多个科学期刊和 会议组织者的角色。它也是一个广泛的工业标准开发者,主要领域包括电能、能源、生物技术和保健、信息技术、信息安全、通讯、消费电子、运输、航天技术和纳米技术。在教育领域IEEE积极发展和参与,例如在高等院校推行电子工程课程的学校授权体制。
IEEE制定了全世界电子和电气还有计算机科学领域30%的文献,另外它还制定了超过900个现行工业标准。每年它还发起或者合作举办超过300次国际技术会议。IEEE由37个协会组成,还组织了相关的专门技术领域,每年本地组织有规律的召开超过300次会议。IEEE出版广泛的同级评审期刊,是主要的国际标准机构(900现行标准,700研发中标准)。
IEEE大多数成员是电子工程师, 计算机工程师和计算机科学家,不过因为组织广泛的兴趣也吸引了其它学科的工程师(例如: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生物、物理和数学)。
IEEE坐落于美国纽约州,1963年由无线电工程师协会(IRE,创立于1912年)和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创建于1884年)合并而成,它有一个区域和技术互为补充的组织结构,以地理位置或者技术中心作为组织单位(例如IEEE 费城分会和IEEE计算机协会]])。它管理着推荐规则和执行计划的分散组织(例如IEEE-USA 明确服务于 美国的成员,专业人士和公众)。
[编辑] 着名的IEEE主席和当时的名称
- 伊莱修·汤姆森(AIEE, 1889年-1890年)
- 电话发明者亚历山大·贝尔(AIEE, 1891年-1892年)
- Charles Proteus Steinmetz(AIEE, 1901年-1902年)
- Lee De Forest(IRE, 1930年)
- Frederick E. Terman(IRE, 1941年)
- 惠普创始人之一威廉·惠烈特(William R. Hewlett)(IRE, 1954年)
- Ernst Weber(IRE, 1959年; IEEE, 1963年)
- Ivan Getting(IEEE, 1978年)
[编辑] 历史
AIEE着重的主要是有线通讯(电报和电话),照明和电力系统。IRE关心的大多是无线电工程,它由2个更小的组织组成,无线和电报工程师协会和无线电协会。随着1930年代电子学的兴起,电气工程大抵上也成了IRE的成员,但是电子管技术的应用变得如此广泛以至于IRE和AIEE领域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二战以后,两个组织竞争日益加剧1961年两个组织的领导人果断决定将二者合并,终于1963年1月1日合并成立IEEE。
[编辑] 着名的IEEE委员会和格式
- IEEE 754──浮点算法规范
- IEEE 802──局域网及城域网
- IEEE 802.11──无线网络
- IEEE 829──软件测试文书
- IEEE 896──未来总线Futurebus
- IEEE 1003──POSIX
- IEEE 1076──VHDL VHSIC 硬件描述语言
- IEEE 1149.1──JTAG
- IEEE 1275──Open Firmware
- IEEE 1284──并口
- IEEE P1363──公钥密码
- IEEE 1394──串行总线“火线”(Firewire)
- IEEE 12207──信息技术(IT)
[编辑] 常见标准
- IEEE 802.1──高级接口High Level Interface(Internetworking)
- IEEE 802.1d──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 IEEE 802.1p──General Registration Protocol
- IEEE 802.1q──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s;VLAN)
- IEEE 802.1x──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Port Based Network Access Control)
- 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
- IEEE 802.3──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半双工以太网)
- IEEE 802.3u──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
- IEEE 802.3z──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
- IEEE 802.3ae──万兆以太网(10 Gigabit Ethernet)
- IEEE 802.4──令牌环总线(Token-Passing Bus)
- IEEE 802.5──令牌环(Token-Passing Ring)
- IEEE 802.6──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MAN)
- IEEE 802.7──宽带局域网(Brandband LAN)
- IEEE 802.8──光纤局域网
- IEEE 802.9──集成数据和语音网络(Integrated Voice and Data Networks,VoIP)
- IEEE 802.9a──IsoENET(proposed)
- IEEE 802.10──网络安全(Network Security)
- IEEE 802.11──无线以太网
- IEEE 802.12──100VG-AnyLAN(Voice Grade - Sprache geeignet)
- IEEE 802.14──有线电视(CATV)
- IEEE 802.15──无线个人局域网路(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
- IEEE 802.17──弹性分组环(Resilient Packet Ring)
[编辑] 参见
- IEEE计算机协会
- IEEE微波理论和技术协会
- 电气工程师协会 IEE(在英国的类似IEEE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