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作者参加了SD2.0大会并分享了经历与感悟。会上讨论了技术与需求的关系,作者进行了关于多核计算的演讲,并与参会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会后,作者对于参会者的高水平和技术热情印象深刻。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SD2.0大会的一些随想
 
29号一早就赶到了九华山庄,优快云的潘微微很热情地帮我安排好了住宿,然后就是去主会场听演讲,我到会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好像是google的演讲快要讲完了,接着就是陈榕的演讲,谈到了关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问题,很是有些感想。再后面听了一下Andrei IntelJames Reinder的演讲,从课堂的互动可以看出,来听讲的人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后来在我自己的课讲完后,就碰到Yahoo的技术经理唐庚先生邀我和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合影,我才明白来参会的人很多都是各个知名公司的技术Leader)。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堂课就是我自己的课,由于我自己很多年没有讲过课,最近一两年都呆在家里写书。第一次到在这么重要的大会上来演讲,我当时是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办法找人预先演讲一遍,幸好在演讲前两天找到网易的赖勇浩先生帮我先看了一下ppt文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100钟开始,刚吃完午饭,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所以在演讲前就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中国在那个时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想通过这类问题来提起大家的注意力,不过大家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1个回答是唐朝还合乎情理,答汉朝也还说得过去,后面陆续答宋朝、明朝、清朝就让我不明白了,直到第6个人才回答出正确答案“春秋战国”。然后把这个问题和多核分布式计算结合起来,进入正式的演讲内容。
 
在演讲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看来大家对多核计算都很关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大家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讲演完后,提问题的人让我应不暇接,由于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和大家一起交流所有的问题,最后还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到教室外交流了几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人有问题没有提出来,欢迎把问题发到我的博客上大家一起交流。
 
自己的课讲完后,接着就去听其他讲师的演讲了,很遗憾的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课被排在了同一时间,一个是Andrei的无锁编程,另一个是温昱的软件架构,最后只好选择去听目前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无锁编程。
 
关于这次大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今天我看见有人在优快云的一篇报道文章里发评论说我不懂多核,还说我不懂装懂。
 
当然说我不懂多核我是认可的,由于多核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内容比较新,我确实对多核里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我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我不懂装懂。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云风提的那些Intelfence指令我就不懂,但我并没有说我懂啊,我记得我说了我对Intel的硬件没有研究。
 
说到云风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说明,当时由于站在讲台上,我当时没有看清楚提问的人是云风,所以云风第一句话说Intel有性能更好的方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要给Intel做广告,所以我当时情绪可能有点激动,因为我是不希望有人在我的课上做广告的。直到最后问题与交流阶段,我走下去和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时,当我问云风还有没有问题要问题时,这时才看清楚是云风,才明白自己误解了云风提问题的用意,不过由于当时问问题的人太多,没有时间做出解释,在这里对云风说声抱歉!
 
谈到fence指令的问题,有必要再做一些技术上的探讨,我当时问了一下云风是不是指InterlockecIncrementAcquire( )一类的操作,我的印象中云风说的是ffencelfence操作,由于我对Intel硬件不了解,我当时是猜测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InterlockedIncrementRelease()可能是使用了云风说的fence指令来实现的。由于我自己的双核机器硬件不支持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这类操作,对它的性能和具体实现并不了解,所以演讲胶片里使用了InterlockedIncrement(),没有使用更高效的InterlockedIncrementAcquire()。如果有谁了解这方面情况的,欢迎把这个问题做一下透彻的讲解,贴出来共享给大家。
 


EnMAP-Box是一款高效、便捷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免安装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直接运行而无需进行复杂的安装过程。这款工具主要用于处理和分析来自各种遥感传感器的数据,如EnMAP(环境多波段光谱成像仪)和其他同类设备获取的高光谱图像。EnMAP-Box的设计目标是为科研人员和实践工作者提供一个直观、易用的平台,以执行复杂的遥感数据处理任务。 在使用EnMAP-Box之前,一个关键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有一个兼容的IDL(Interactive Data Language)环境。IDL是一种强大的编程语言,特别适用于科学数据的处理和可视化,尤其是在地球科学和遥感领域。它提供了丰富的库函数,支持对多维数组操作,这使得它成为处理遥感图像的理想选择。EnMAP-Box是基于IDL开发的,因此,用户在使用该软件之前需要确保已经正确配置了IDL环境。 EnMAP-Box的主要功能包括: 1. 数据导入:能够读取多种遥感数据格式,如ENVI、HDF、GeoTIFF等,方便用户将不同来源的遥感图像导入到软件中进行分析。 2. 预处理:提供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功能,用于改善原始图像的质量,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3. 分光分析:支持高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提取,如光谱指数计算、光谱端元分离等,有助于识别地物类型和监测环境变化。 4. 图像分类:通过监督或非监督方法进行图像分类,可以自动或半自动地将图像像素划分为不同的地物类别。 5. 时间序列分析:对于多时相遥感数据,EnMAP-Box能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揭示地表动态变化趋势。 6. 结果导出与可视化:处理后的结果可以导出为各种格式,同时软件内置了图像显示和地图投影功能,帮助用户直观地查看和理解处理结果。 7. 自定义脚本:利用IDL的强大功能,用户可以编写自定义脚本来实现特定的遥感处理需求,增强了软件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在使用EnMAP-Box的过程中,用户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例如对IDL编程语言不熟悉,或者对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缺乏了解。这时,可以通过查阅软件自带的文档、教程,以及在线资源来提升技能。同时,积极参与相关的学习社区和论坛,与其他用户交流经验,可以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 EnMAP-Box作为一款基于IDL的遥感图像处理工具,为遥感数据分析提供了便利,但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IDL基础和遥感知识。通过熟练掌握EnMAP-Box,用户可以高效地处理和解析遥感数据,揭示地表信息,为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领域提供科学支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