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袭了十多年的航空意外险定价机制有望年内获得突破。中国保监会最新下发的一份通知规定,各保险公司不得以航空旅客意外伤害保险行业指导性条款名义销售航意险。保监会同时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不同期限的乘坐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意外险种,丰富产品体系。
据了解,上述通知将于12月1日起实行。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原为20元/份的航意险,将可能在12月1日以后变得低廉,保障范围和期限则会更宽泛。
统计显示,去年我国民航乘客的总人数为1.6亿人次,即使只有10%的人购买航意险,旅客为其支付的成本也高达3.2亿元。据了解,这两年民航安全记录非 常好,索赔和保单印刷、人工等成本相当少,每年总利润可达到1.4亿元左右,航空保险的成本利润率高达700%左右。
一家保险公司人士对记者称,一份航意险保险公司给予保险零售商约70%-80%的手续费,自己所留费用还不到3元。航空意外险竞争激烈,航意险代理柜台的手续费不断提高,还出现假单、手撕保单等不规范行为。保险公司为争取市场,几乎不赚钱,更多利润留给了销售商。
记者从
平安保险网站发现,乘黄金周来临,公司打出 “十一乘飞机,交通工具意外险7折”的广告,只要“十一”之前购买该航意险,原本20元的保费仅为14元,保额仍为40万,保单有效期一个月,不限次数乘飞机,但必须通过网络投保。业内人士称,平安、国寿、太平洋等都已开始扩大销售航意险的渠道,网上投保7折或6折的价格,说明此前由代理机构销售的航意险存在暴利。
有关专家表示,对于安全系数较高的航空市场,航意险费率偏离了合理的轨道,消费者也可以改变消费习惯,购买寿险或一些短期交通工具意外险作为替代产品。太 平人寿一位负责人称,航意险定价权下放给公司后,降低保费、提高保额、延长保险期间、附加保险责任、开发替代产品等,将成为今后新航意险的发展方向。
胡金华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