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烧死领导”折射就业之难

湖南省邵阳市自来水公司因“外来关系户挤占职工世袭编制”问题,导致一起纵火案,造成3死4伤。案件反映出企业内部就业难题及职工与管理层间的矛盾。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湖南省邵阳市8月27日发生一起纵火案,正当自来水公司党组成员在当地清泉大厦6楼会议室开会时,公司内部退休女员工石某突然向会议室内泼汽油并点火,导致3人死亡、4人受伤。
事后有报道说,该起纵火案的原因是“外来关系户挤占职工世袭编制”。原来,自来水公司与其他单位一样,都形成了职工内退、子女顶替的惯例,即职工内退或退休之后可以安排一名子女到单位工作。可是,公司党委书记、经理隆新民上任之后的十年期间都没有安排职工子弟的工作,只是解决了一些自己人和参军复员的人,不满子女就业问题的职工多达上百人,其中约有六七十人经常向公司提出要求,直至去年自来水公司才开始分批解决部分职工子弟的就业问题。
  石燕飞47岁,两年前从邵阳市自来水公司城西分公司内退,每月领取内退费1000余元。其丈夫为原邵阳市煤炭机械厂职工,该厂倒闭后下岗,至今“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两人育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两女今年23岁,都是中专毕业。自来水公司党委书记、经理隆新民曾答应石,尽量安排她的两个女儿都到自来水公司,“如果公司只能安排一个,另一个会安排到污水处理厂(原属自来水公司下属单位,后卖给私人)去。” 今年5、6月间,石燕飞的一个女儿被安排到自来水公司工会上班,不过第二个女儿的工作问题后来被自来水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否决。石燕飞“可能觉得公司领导出尔反尔,所以要报复。”也有职工认为,石燕飞的要求并不过分,由于两个女儿是“一胎所生”,与公司规定的政策并不矛盾。
实质性问题还是就业之难。现在的就业基本上三个渠道,有官爹的靠官爹,有家企的到家企,有本事的靠自己(考公务员、到企业应聘),剩下的就没有办法了。所以许多单位都形成了“职工退休、子女顶替”的福利性就业政策,邵阳市自来水公司也不例外。这可是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弄得不好就会引起极大的矛盾,甚至酿成悲剧。
从邵阳市自来水公司“职工烧死领导”的案件看,领导也有领导的难处,本来公司有700人左右就够了,可是在职职工与内退职工总人数高达2000人以上,如何承担得起这个沉重的负担。职工也有职工的难处,一个普遍老百姓哪有能力安排子女就业,也只有“顶替”这一条道,这是一条生命线。再加上官场多年来形成的歪风习气,难免有一个关系户要解决,又使职工觉得不公平。所以,有职工反映,“有关系有门路的子女亲戚,都往自来水公司进,公司职工子弟反而安排不下了。”
看来,自来水公司在就业方面的矛盾已经积累多年。人才已经市场化,作为企业更是应该面向市场招聘人才,可是自来水公司的人还从来听说过有公开招录招聘这回事,观念还停留在“靠单位吃单位”之上,并且觉得这样天经地义。迫于职工的压力,自来水公司不得不继续沿用改革开放之前形成的“内部顶替”职工“世袭制”机制,但却遭遇企业不堪重负的境况,于是矛盾不断积累,最后变得不可调和,终于酿成悲剧。
就业就是民生,就业就是生命,中国面临就业难的巨大压力。不仅城市里的低学历面临就业困难,而且博士硕士同样面临就业困难,还有大量的农民工。从整个国家来讲,应该具有战略眼光和具体政策,从用人单位来讲应该具有相应的智慧与能力,否则还真难化解这个矛盾。关键是要发挥民主,做到公正公平。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官员和企业负责人还在以权谋私,那必须将自己置于矛盾的焦点之上。为何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中的舞弊者即使极其隐蔽也总能被公众发现而掀起舆论风波,原因也在这里,不公正,不公平,不公开。
就业之难,首先难在老百姓;就业之痛,也痛在无权之民。所以,要避免邵阳市自来水公司的悲剧,还得将就业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办。政府官员应该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力气、想更多的办法、创更多的机会、进行更多的宣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