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洪水风险图的几个关键点小结

本文介绍了洪水风险图的概念、目的及其在防洪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比了水文学与水力学的区别,详细阐述了洪水风险图的内容要求及制图流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洪水风险图的定义和目的

洪水风险图是通过历史调查、水文分析及洪水模拟计算,将指定频率或历史典型洪水在某一区域内引起洪水灾害时的淹没范围、水深、历时、流速和洪灾损失以及防洪工程和防汛物质分布、洪水避难通道和地点等信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示出来的一种专业地图。

洪水风险图在国外的目的主要是用于洪水保险;洪水风险图在国内是非工程措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合理布置防洪工程、科学管理洪泛区、指导防汛抢险等工作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规范土地利用、提高国民的防洪减灾意识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水文学和水力学的区别

“洪水风险图导则”中推荐使用3种方法进行洪水风险分析,即水力学法、水文学法和历史水灾法。那到底“水文学”和“水力学”有什么区别?

水文学(hydrology)是地球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变化、分布,以及与环境及人类活动之间相互的联系和作用。

水力学是研究以水为代表的液体的宏观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水力学包括水静力学和水动力学。

3、 洪水风险图的内容要求

(1)1:5万基础地理数据为测绘标准数据,按测绘标准分层;

(2)水利工程类,包含了基础地理(如若不具备5万基础地理数据时使用,地图表达参考5万数据模型)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工程设施及抢险救灾与避险转移路线等要素内容;

(3)洪水风险专题要素,包括溃口、淹没范围、淹没水深、水深等深线、洪水流速、到达时间及淹没历时;

(4)水利工程与洪水风险专题类图形数据按下表分层(数据分层及编码规范依据:地形图图式国标、防汛抗旱用图图式)。


4、 洪水风险图的制图流程


5、 洪水风险图的整体工作流程及GIS产品要求


在模型设计阶段主要由水科院和高校等科研机构设计相关模型;模型设计好后,再由GIS开发人员基于AO或者AE组件开发洪水风险图绘制系统;同时,我们通过基于ArcGIS Server的开发,可以开发BS系统,进行洪水风险图的在线展示、分享和管理;再通过OneMap或者Portal for ArcGIS,我们可以搭建高级的共享平台,在很大范围内进行洪水风险图的管理、应用和分享。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