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话的优点!学术角度(zt)

从外地人视角客观分析,南京方言有较大语言学价值,明朝标准官话以其为基础。现代南京话声调比北京话优越,四声俱全,入声读起来抑扬顿挫。与吴语、粤语等相比,南京话声调折衷,用其念古诗文比北京话更正宗。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虽然有南京血统,我是武汉人。所以,从一个外地人的眼光来看,我的看法相对客观。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南京方言(特别是老南京方言)有相当大的语言学价值。
明朝的标准官话,就是以南京方言为基础的。明朝从意大利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在罗马、印度和澳门学习汉语的文言,可是口语却是找的南京话标准的人学习的(当时首都在北京,但标准语仍是以南京话为基准)。
现代南京话比北京话优越的地方主要在声调。南京话四声俱全,平、上、去、入皆有。特别是入声,带塞音韵尾,读起来抑扬顿挫,非常好听(比如从1到10数数,1,6,7,8,10这几个数字是入声,用南京语读,明显短促有力。有入声的方言基本都是如此,比如用粤语念这几个数字,也有同样的效果,无入声的方言则没有,比如北京话、山东话、东北话等等)。
现代北京话入声消失,因此只有平、上、去三声,上述几个数字不再短促。
所谓北京话有四声,是指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是个不准确的概念,实际上是三声四调而已。
而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南京话,则有四声五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
如果以这个标准看苏州话,则多达四声8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如果看标准粤语,则更多,有4声11调:上阴平、下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中入、变入。(以上皆有据可查,例如袁家华《汉语方言概要》)
可见北京话声调之贫乏,而吴语、粤语等的声调之复杂。
作为江淮话的南京话,则正好折衷,又不太复杂,又不太贫乏。 用南京话念古诗文,显然比北京话正宗得多(而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相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