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iptables内建各表格与链的相关性说明图

二 iptables内建各表格与链的相关性说明
- 数据包进入Linux主机使用资源(路径A):在路由判断后确定是向Linux主机请求数据的数据包,主机就会通过Filter的INPUT链来进行控制。
- 数据包通过Linux主机的传递,没有使用主机资源,而是向后端主机流动(路径B):在路由判断之前进行数据包包头的修订后,发现数据包主要是通过防火墙而去后端,此时数据包会通过路径B来移动。也就是说,该数据包的目标并非Linux本机。主要经过的链是Filter的FORWARD以及NAT的POSTROUTING。
- 数据包由Linux本机发送出去(路径C):例如响应客户端的要求,或者是Linux本机主动送出去的数据包,都是通过路径C来进行的。先是通过路由判断,决定输出的路由后,再通过Filter的OUTPUT链来传送。当然最终还是会经过NAT的POSTROUTING链。

本文详细解释了iptables中数据包的三种主要流向:进入Linux主机使用资源、通过Linux主机但未使用其资源以及由Linux主机主动发出的数据包。分别对应Filter表的INPUT链、FORWARD链及NAT表的POSTROUTING链。
528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