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四种勇者无畏
心理学家们说,“贪婪”和“恐惧”是人的本性之一。不加遏制的满足欲望,谓之贪,噤若寒蝉的面对未来,谓之惧。因为贪婪,人们在满足了一个目标后,又设定一个新的目标,因为恐惧,人们在看似唾手可得的成果面前,心态变得如履薄冰。
十数年来的IT大佬们,其所作所为,可算是对人性贪婪与恐惧的最好诠释。其中,诸多人等毫不畏惧的追求自己目标的情景,更是蔚为壮观。
1. 无名者无畏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诸多草根英雄,一应风光无比的大佬,往日均是无名之辈,正如所有城里人的祖先,追根溯源都是农村人一样。
名是个负担。恐于失去名,算是恐惧的一种,所以,当IT名人们在犹豫是否需要放下身段去和草根们疯抢机会时,草根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于是,互联网的主人,归根到底是草根们。有人说,互联网最终将和传统产业一样,被有名有利有权有势的大佬们垄断,没错,但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候。
2. 无产者无畏
风险和利益从来是相关的,对于已经有丰裕资产的IT大佬来说,失去那些好不容易才搏来的一切,是很痛苦的时候,在失去一切的恐惧感面前,得到一切的贪婪欲望屡屡被抑制。然而,对于过去一无所有的草根而言,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
利益是动力。失去的是无产者的称号,得到的是过去从未有过的结果和过程,互联网更像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利益阶层开始自觉的团结起来,既得利益者组成的所谓业界主流试图强化秩序,大量无产者却拼命寻找机会,联合创业的人形成了力量,单打独斗者被轻易消灭。
很多人越来越清楚这个道理,于是,互联网创业者成为所有创业者中最讲究资源整合、讲究专业分工和定位的人群。这正应了那句号召,“全互联网无产者联合起来”。
3. 无知者无畏
无知是相对的,因为经验只在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正确,而知识尽管抽象了经验,却脱离不了经验与生俱来的束缚。
无知者并非弱智,只是经验和知识相对少而已,但正是因为这个少,却带来的创新机会的多。创新者在经验主义者看来,算是非常无畏了。
互联网是靠创新而起步的产业,也必将因创新而发展。变革中的网络,没有什么模式可以不朽,也没有什么理论可以经典,互联网把创业的“美国梦”重新演绎了一次,用李宁的广告语说,一切皆有可能。
4. 无德者无畏
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良心。日常生活中,当人们说,“瞧你那德行”,被说的人没有几个会舒服,不过,互联网产业中,也有一些另类,发财秘诀可算是无德者无畏。
有人说,互联网是乱世,是江湖,因此英雄辈出、英雄主义复兴,这也许没错,但这个英雄,要看是什么英雄。
如果是那种“一将功成万骨枯”式的英雄,那没法让人敬佩。没法让人敬佩的,还应该包括那种瞒天过海式的正义口号喊的山响但私下行为却令人不齿的做法,这种做法如果屡屡成功,只能是对中国传统道德观、价值观的嘲讽。
我不否认,时下中国的网络英雄,用这种方式发财的也有大把大把的人,然而,人终归要老去并离开这个世界,背着一身骂名,有钱也不快乐,贪婪攫取却收获大部分人鄙夷,这些钱,要它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