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帮别人troubleshooting,给/dev/sda添加分区sda4之后,mkfs.ext4出错。
出错信息:
把新添假的分区sda4删除,
再执行命令
还是报错。
[color=red]突然想起:partx -a /dev/sda 原来的/dev/sda4已经在内核中有记录了。[/color]
于是乎就执行partx -d /dev/sda 将/dev/sda4的记录删掉。(直接partx -d /dev/sda4出错)
再执行partx -a /dev/sda (此时/dev/sda4就没有出现)
再进行格式化,就OK了。
以上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错信息:
inode_size (128) * inodes_count (0) too big for a
filesystem with 0 blocks, specify higher inode_ratio (-i)
or lower inode count (-N).
把新添假的分区sda4删除,
再执行命令
fdisk /dev/sda //执行添加分区指令
partx -a /dev/sda //这一步就发现新添加的分区/dev/sda4已经在内核中有记录了,当时也没注意。
mkfs.ext4 /dev/sda4
还是报错。
[color=red]突然想起:partx -a /dev/sda 原来的/dev/sda4已经在内核中有记录了。[/color]
于是乎就执行partx -d /dev/sda 将/dev/sda4的记录删掉。(直接partx -d /dev/sda4出错)
再执行partx -a /dev/sda (此时/dev/sda4就没有出现)
再进行格式化,就OK了。
以上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详细描述了一次在Linux环境下通过troubleshooting解决分区添加和格式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添加分区、遇到错误到最终成功格式化的全过程,包括删除误操作添加的分区、再次执行partx命令确认分区状态、重新执行格式化命令等步骤,旨在帮助用户避免类似错误,提升Linux系统管理能力。
286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