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了解的知识点:
a) vi的三个工作模式和相互切换方式
b) vi基本使用: 插入,定位,删除,复制,剪切,替换,取消,搜索,保存,退出
c) vi使用技巧和长久设置
0 我们用vi做什么:
a) 创建 编辑 配置文件
b) 写shell脚本
1 vi工作模式:
a) 命令模式(缺省模式)
---> 通过vi 文件名, 进入文件内部,此时是缺省模式/命令模式,
---> 你的键盘操作(任何字母/数字)都会被linux当做任务来处理。
---> 输入字母 i 或者 a 或者 o 进入插入模式
---> 输入 : 命令 进入编辑模式,执行完命令后,自动回到命令模式 (: set number 显示行号)
---> 离开vi操作写法: 在命令模式下输入 : wq
b) 插入模式
---> 此时可以向目标文件插入内容
---> 按键盘 Exc,从插入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c) 编辑模式
--->
图例:

2 基础数据准备:
# mkdir test
# cp /etc/services /test
3 vi-命令(所有的命令都是在vi的命令模式下才可以执行)
3.1) 插入命令
| a | 在光标后附加内容 | |
| A | 在本行行末附加内容 | |
| i | 在光标前插入内容 | |
| I | 在本行开始插入内容 | |
| o | 在光标下插入新行 | |
| O | 在光标上插入新行 |
3.2) 定位命令
| h | 方向左键,左移一个字符 |
| l | 方向右键,右移一个字符 |
| j | 方向下键,下移一行 |
| k |
方向上键,上移一行
可以将键盘连着的hjkl这四个字母注记成: 左下右上 |
| o | 移到行首 |
| $ | 移到行尾 |
| H (high) | 移到屏幕上端 |
| M (middle) | 移到屏幕中央 |
| L (low) |
移到屏幕下端 (HML这三个表示能够快速定位到大概位置) |
| :set nu | 设置行号 |
| :set nonu | 取消行号 |
|
gg/G | 到第一行/到最后一行 |
| nG | 到第n行 |
| :n | 到第n行 eg---> :333 快速定位到333行 |
3.3) 删除命令
| x |
删除光标所在处字符 对比与通过插入模式进入文件内部删除字符而言,在命令模式下直接输入x删除字符显得更为快捷 |
| nx | 删除光标所在处后n个字符 |
| dd | 删除光标所在行,ndd删除n行 |
| dG | 删除光标所在行到文件末尾的内容 |
| D | 删除从光标所在处到行尾 |
| :nl,n2d | 删除指定范围的行 eg--> :6655,6677d |
3.3) 复制和剪切命令
| yy/Y | 复制当前行 |
| nyy/nY | 复制当前行以下n行 |
| dd | 剪切当前行 |
| ndd | 剪切当前行以下n行 |
| p/P | 粘贴在当前光标所在行下/行上 |
3.4) 替换和取消命令
| r |
取代光标所在处字符 在小幅修改文件内容时,可以在命令模式下直接输入r来实时修改,而不需要进入插入模式修改文件 |
| R | 从光标所在处开始替换字符,按Esc结束 |
| u | 取消上一步操作 |
3.5) 搜索和替换命令
| /string |
向前搜索指定字符串 eg---> /ssh 然后回车,定位到第一个符合ssh的行, 在按n(next的缩写)跳到下一个--从前向后找,符合条件的ssh行 n 从前向后找 N从后向前找
搜索时忽略大小写 :set ic 然后 /ssh 回车 表示搜索的时候忽略下面搜索关键词的大小写(linux的内搜索是区分大小写的) 搜索时关闭忽略大小写 :set noic |
| n | 搜索指定字符串下的下一个出现位置 |
| :%s/old/new/g |
全文替代指定字符串 eg--> :%s/ntp/mtp/g 表示将全文中字符ntp取代成mtp |
| :n1,n2s/old/new/c |
在一定范围内替代指定字符串 eg---> :8237,8249s/mtp/ntp/c 并在用户确认后才执行替换操作
:8237,8249s/mtp/ntp/g 表示立即执行,不经过用户确认 |
3.6) 保存和退出命令
| :w | 保存修改 |
| :w new_filename | 另存为指定文件 |
| :wq | 保存修改并退出 |
| ZZ | 快捷键,保存修改并退出 |
| :q! | 不保存修改退出 |
| :wq! | 保存修改并退出(文件所有者可以忽略文件的只读属性) |
4 vi应用案例:
| 功能 | 写法 | 案例 |
| 在vi中执行命令 | :!命令 | 在vi中查看当前日期
:!date |
| 导入文件/命令执行的结果 | :r 文件名/命令执行结果 | :r !date |
| 定义快捷键 | :map |
eg: 需要在vi中无论光标在任何位置,执行快捷键后,都会讲光标所在行首并增加注释#
操作如下: :map ctlr+v ctrl+p I#<ESC> 表示设置快捷键 ctrl+p实现 在行首插入#然后退出到命令模式 写好后在linux表现样子为为: :map ^P I#<ESC> |
| 连续行注释 |
:n1,n2s/^/#/g -->指定行增加#
:n1,n2s/^#//g ---> 指定行去掉#
:n1,n2s/^/\/\//g ---> 指定行增加//
:n1,n2s/^\/\///g ---> 指定行去掉// | 1 给连续行增加注释
:1,5s/^/#/g--> 给1至5行的行首(/^)增加注释(/#), (/g表示全局范围) 2 给连续行去掉注释 :1,5s/^#//g ---> 将1-5行中的行首字符#(/^#表示)用空(第二个/后为空)在指定行的全局范围(/g)替换
3 增加// :1,5s/^/\/\//g ---> /^表示行首 这表示给1-5行行首增加//符号
4 去掉// 原理写法参照上面案例2(字符替换写法),3(转义字符\的使用 ) |
5 将vi常用设置保存,达到再次通过vi打开别的文件时,一些常规设置操作仍旧可用:
5.1) linux中每个用户都需要有个宿主(存取此用户管理数据的位置)
5.2) root用户默认宿主位置为 /root
5.3) 普通用户默认宿主位置为 /home/username eg: /home/zm
5.4) 每个用户都可以定义自己的vi使用方法,vi的配置文件存放在宿主目录下--> ~/.vimrc
5.5) 如果想让某些设置在vi中全局化(即下次打开仍旧生效),那么需要修改 .vimrc文件
案例如下:
# vi /root/.vimrc
或者
# vi /zm/.vimrc (zm表示添加用户的用户名)
进入后,输入
set nu
保存退出,然后通过vi进入别的文件时,始终会显示行号

本文详细介绍了VI编辑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三种工作模式、基础数据准备、命令详解及应用案例,并展示了如何利用VI编辑器进行高效文本编辑与文件管理。
70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