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打羽毛心得(二) -- 基础篇

本文详细介绍羽毛球运动中的关键技巧,包括正确的站姿、握拍方法、移动技巧以及如何正确击球等。适合初学者掌握基本技能,也适用于进阶球员提升技术水平。

很多人学打羽毛并没有专门的教练教过,所以一开始很多技术都是错误的,我当然不例外。虽然不一定有条件找教练,个人认为看一些视频还是非常有用的,看完之后就知道什么是对的,一边看一边练一边感悟,进步就会慢慢地显现出来。特别是基本功,练起来是最枯燥,但也是最有效的,劝开始学习的球友们,如果想打好,最好还是从这些基本功开始。

1、站姿

想打好球就要先学会站,只有能站好才能更好地动,这里包括几个不同的情景:

1)接发球:接发球分为双打和单打,位置稍有不同,单打时一般比较靠后,不靠近前发球线,否则后场球不好防守;双打时可以稍靠前一些,毕竟有后发球线的限制不会被发得太远,无论如何在发球时要注意几点:

前实后虚。一般执拍手的另一边的脚在前,执拍手一边在后,重心80%在前脚,20%在后脚,这样便于启动。

前倾。身体稍前倾,不要太直,否则无法通过腰上的力快速移动。

举拍。拍要举起来,拍头要根据自己习惯在网带上下,高不宜太高,更不宜低于网带。

舒展。身体舒展开,不执拍的手也不要按着膝盖,重心主要在腰上,防止拖泥带水。

2) 单打接球:

复位:在单打过程中,击完球之后要迅速回位,要站在中间双打前、后发球线中间位置向后半步位置;如果打完之后不复位而等对方回球后再追击就会非常被动,其实这种情况相当于把“复位-追球”两个动作,变成了“追球”一个动作,而“复位”动作完全可以在对方击球之前完成,所以就会减小从对方击球到接球的移动距离,提高速度,这样就不会显得过于疲于奔命。

平行:并保持双脚平行,以防守左右边线球。一般业余选手反手防守偏弱,可以稍向左偏一些。其它注意与接发球类似,身体前倾,拍要自然举起,自然握拍。

3) 接杀球。接杀球时执拍一侧脚在前,另一脚在后,球拍放低,自然握拍,拍在身体中线上,以防两侧。

2、握拍

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姿势击球都要使用不同的握拍方式,而不能靠一种握拍方式适应全部击球,合适的握拍便于提高响应速度、击球力量、击球准确度。

1) 自然握拍:不宜过紧,时刻准备变换成正手或反手握拍,以适应左、右两侧不同姿势击球。

虚:手心不能贴紧后柄,虚握球拍即可,这样手指就有空间,便于转动以变换姿势,特别是网前搓球时可以提高灵活度及准确度。

2) 正手握拍:

斜:拇指与拍柄是斜交,不是平行也不垂直。

缝:食指与中指之前有缝隙,而不是与其它三指一样贴紧,这样通过后面三指的握力才能有较大的力矩作用到拍头上,但于力量的传递也不失准确。

舵:拇指与食指要起到“舵”的作用,要把握住方向中,这样才能保证击球正,避免切球,把力量完全仁递到球上,有得于高远球的控制及方向控制。

3) 正手杀球:

紧:拇指下移与中指贴紧,手心握紧,防止球拍有任何松动,奋力击球。

4) 正手扑球

正:正手扑球时三手指要用力,将拍面转至与球网平行,然后用力击球,不易下网

5) 反手握拍:

直:拇指与拍柄平行,贴到与拍面平行的一侧平面上,击球时同时通过拇指顶的力量以及后面三个手指抓的力量发力。

6) 反手后场: 反手后场时为了转动灵活,拇指要向上转到与拍面斜交的拍柄的那个面上。

3、移动

启动:个人感觉,业余选手接球时反应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启动”,启动就是双脚在移动前要有一个外蹬垫步的动作,此时双脚蹬地,然后再移动方能施展双脚的暴发力。

脚尖:跨出一步后,脚尖要指向目的地,而不能横着出脚,否则容易受伤;

步幅:跨步幅度不宜过小过碎,否则会感觉比较累。

4、击球

旋:击球的动作是通过手腕内旋与外旋发力,即通过手腕的转动发力,而不是通过手腕向下或向上压的力击球。

甩:击球时是通过瞬间发力,类似甩鞭的动作击球,而不是靠胳膊抡出力量;

抓:中指到小指的三个手指在击球瞬间猛抓球拍,与甩的动作浑然一体,同时作用到球拍上,这样才会省力,发挥多个部位的力量;

小:击球动作要心可能的小,方便迅速复位准备击下一个球,特别是在双打时非常重要;

【四轴飞行器】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的研究展开,重点介绍了基于Matlab的建模与仿真方法。通过对四轴飞行器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构建了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并实现了姿态与位置的动态模拟。研究涵盖了飞行器运动方程的建立、控制系统设计及数值仿真验证等环节,突出非线性系统的精确建模与仿真优势,有助于深入理解飞行器在复杂工况下的行为特征。此外,文中还提到了多种配套技术如PID控制、状态估计与路径规划等,展示了Matlab在航空航天仿真中的综合应用能力。;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编程能力的高校学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系统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尤其适合研究生及以上层次的研究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四轴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验证,支持算法快速原型开发;②作为教学工具帮助理解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建模与仿真过程;③支撑科研项目中对飞行器姿态控制、轨迹跟踪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合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模块的实现细节,同时可延伸学习文档中提及的PID控制、状态估计等相关技术内容,以全面提升系统仿真与分析能力。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