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
唐 咸峰 (hutun@263.net ),
2001 年 5 月 28 日
随着JAVA的迅猛发展,JDK版本的不断更 新,JAVA新的事件模型与旧的JDK模型也有了本质的区别,它的事件模型也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于现在的编程都是采用事件驱动,所以很有必要了解的事件模 型,我们下面从定制事件的实际出发来具体讨论。<!-- START RESERVED FOR FUTURE USE INCLUDE FILES--><!-- include java script once we verify teams wants to use this and it will work on dbcs and cyrillic characters --> <!-- END RESERVED FOR FUTURE USE INCLUDE FILES-->
随着JAVA的迅猛发展,JDK版本的不断更新,JAVA新的事件模型与旧的JDK模型也有了本质的区别,它的事件模型也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于现在的编程 都是采用事件驱动,所以很有必要了解的事件模型,我们下面从定制事件的实际出发来具体讨论。
比如你要实现一个定时器类,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在一定的时间后,启动具体的处理事件
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两个类:定时器类(Timer)和调用类(Clock),对应的USE CASE的顺序图如下:
在此有两个说明:1)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设计Main类。当问题规模较小的时候,可以将“调用类”指定为Main类;2)在此顺序图中运用了回调 (CALLBACK)功能。此功能在C++中的实现是通过指针,而在JAVA中没有指针的概念。我们在此通过接口(Interface)来实现。在此我们 采用通用界面设计样式[1]的服务界面样式。
![]() ![]() |
![]()
|
就是为了使类的设计具有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在类的基础上增加了接口。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只考虑两个类的交互。由于接口只包括方法,不包含属性,所以不能 拥有其它对象的引用,因此通用界面的模式只有以下三种:
对 象适配器 | 对象管理器 | 服务界面的推出事件模式 |
![]() | ![]() | ![]() |
在此应用中我们用上述的服务界面模式来处理事件。由于事件都有两个参与者:事件的供应者和使用者,因此在事件处理的具体应用中,它又可以细分为“推出事件 模式”和“拉进事件模式”。
![]() ![]() |
![]()
|
我们知道程序设计的一个原则:使保持不变的东西和发生变化的东西分离开来[2]。在此我们使用接口来容纳易变的代码(比如,我们在定时器设置的时间后,触 发某些事件,这些事件应该是由用户来设置的,是可以变化的)。在JAVA中,接口恰好可以实现回调的功能。因此我们利用回调技术将发生变化的代码封装在接 口中,而保持不变的代码则“回调”发生变化的代码。从而是对象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但却可以接受相同的参数。
![]() ![]() |
![]()
|
结合上述的服务界面模式和回调技术,我们建立如下的框架:
TimerListner 接口包含processEvent()方法,在这个方法中放置当事件发生时,我们需要的动作的代码。以下是程序的示范代码:
interface TimerListener{ |
- UML对象设计与编程
- 《JAVA编程思想》
- 《JAVA2 核心技术》
- 《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