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E管道
属于匿名管道,这个通信管道通过pipe(int filedes[2])系统调用而创建,filedes[0]代表读端,filedes[1]代表写端,
- 利用文件描述符管理,只能在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之间使用(父子,兄弟),通常由父进程创建,父子兄弟间通过该管道通信;
- 管道是半双工通信,数据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需要双方通信,则需要建立两个管道;
- 管道借用了文件描述符,但是它不是真正的文件,它的存在是暂时的;
- 在利用pipe()进行通信时需要注意在适当的时候关闭通信管道的读写端,即写时关读端,读时关写端;
- 管道是一种队列,先进先出,读出的数据将被抛弃,不可恢复;
- 如果试图写一个读端已经关闭的的管道,会产生SIGPIPE信号,对信号的默认处理会导致write出错返回,errno=EPIPE;
- 管道能暂存的最大数据由PIPE_BUF定义。
FIFO
又叫做命名管道,由于FIFO在文件基础上为管道提供了命名服务,FIFO通过一个真实的文件名来访问
- 可以用于无亲缘关系间进行的通信
- 原始UNIX管道只在操作期间存在于内存,而FIFO可以永久的存储在硬盘上
- 创建这种FIFO可以通过Shell Command "mkfifo" 或者 System Call "mkfifo"
- FIFO可以使用标准I/O函数(read,write,close,open,unlink)
- 当open调用打开FIFO后,FIFO具有和匿名管道同样的功能,当管道为空时,read()阻塞;当管道满的时候,write()阻塞;如果使用fcntl()函数设置O_NONBLOCK标志后,将引起read和write立即返回
- 如果写一个尚无为读而打开的FIFO,则产生SIGPIPE信号,若最后一个写进程关闭FIFO,则将为该FIFO的读进程产生一个文件结束标志
System V IPC
- 三种: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信号量(Semaphore)
- 都通过IPC标识符 标识
- IPC关键字
- IPC权限管理 ipc_perm结构体 msgctl() semctl() shmctl()
- System V IPC对象在系统范围内起作用,一个IPC对象可以超出创建它的程序的生命期。因此,Linux提供专门的命令操作IPC对象
如msgget semget shmget - 相关命令ipcs(查询System V IPC对象) ipcrm(删除某个System V IPC对象)
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
- shmget()
用来获得共享内存区域的ID,如果不存在指定的共享区域就创建相应的区域
- shmat()
把共享内存区域映射到调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去 - shmdt()
解除进程对共享内存区域的映射 - shmctl()
实现对共享内存区域的控制操作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
- msgget()
- msgctl()
- msgsnd()
- msgrcv()
信号量(Semaphore)
- semget()
- semop()
- semctl()
Linux共享内存机制
mmap()
The mmap function maps either a file or a Posix shared memory object
into the address space of a process.We use this function for three
purposes:
1. with a regular file to provide memory-mapped I/O
2. with special files to provide anonymous memory mappings
3. with shm_open to provide Posix shared memory between unrelated processes
mmap系统调用并不是完全为了用于共享内存而设计的。它本身提供了不同于一般对普通文件的访问方式,进程可以像读写内存一样对普通文件的操作。而
Posix或系统V的共享内存IPC则纯粹用于共享目的,当然mmap()实现共享内存也是其主要应用之一。
mmap系统调用使得进程之间通过映射同一个普通文件实现共享内存。普通文件被映射到进程地址空间后,进程可以像访问普通内存一样对文件进行访问,不必再调用read(),write()等操作。
我们的程序中大量运用了mmap,用到的正是mmap的这种“像访问普通内存一样对文件进行访问”的功能。实践证明,当要对一个文件频繁的进行访问,并且指针来回移动时,调用mmap比用常规的方法快很多。
来看看mmap的定义:
void *mmap(void *addr, size_t len, int prot, int flags, int fd, off_t offset);
参数fd为即将映射到进程空间的文件描述字,一般由open()返回,同时,fd可以指定为-1,此时须指定flags参数中的MAP_ANON,表明进 行的是匿名映射(不涉及具体的文件名,避免了文件的创建及打开,很显然只能用于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间通信)。
len是映射到调用进程地址空间的字节数,它从被映射文件开头offset个字节开始算起。
prot参数指定共享内存的访问权限。可取如下几个值的或:PROT_READ(可读),PROT_WRITE(可写),PROT_EXEC(可执行),PROT_NONE(不可访问)。
flags由以下几个常值指定:MAP_SHARED, MAP_PRIVATE, MAP_FIXED。其中,MAP_SHARED,MAP_PRIVATE必选其一,而MAP_FIXED则不推荐使用。
如果指定为MAP_SHARED,则对映射的内存所做的修改同样影响到文件。如果是MAP_PRIVATE,则对映射的内存所做的修改仅对该进程可见,对文件没有影响。
offset参数一般设为0,表示从文件头开始映射。
参数addr指定文件应被映射到进程空间的起始地址,一般被指定一个空指针,此时选择起始地址的任务留给内核来完成。函数的返回值为最后文件映射到进程空间的地址,进程可直接操作起始地址为该值的有效地址。
这里不再详细介绍mmap的参数,读者可参考mmap手册页或者《Unix Netword programming》卷二12.2节获得进一步的信息。
最后,举个例子来结束本节。4.2节说过,Fileinformation数组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写进一个叫inforindex的文件中。那么,当要访问Fileinformation数组时,代码类似这样:
struct stat st;
char buffer=” inforindex”;
Fileinformation *_fileinfoIndexptr = NULL;
if(stat(buffer,&st)<0)
{
fprintf(stderr,"error to stat %s/n",buffer);
exit(-1);
}
// mmap the inforindex to _fileinfoIndexptr
int fd=open(buffer, O_RDONLY);
if(fd<0)
{
printf("error to open %s/n",buffer);
exit(-1);
}
_fileinfoIndexptr = (Fileinformation*)mmap(NULL,st.st_size, PROT_READ,MAP_SHARED,fd,0);
if(MAP_FAILED == _fileinfoIndexptr)
{
printf("error to mmap %s/n",buffer);
close(fd);
exit(-1);
}
close(fd);
System V SHM 和 mmap的比较
1、 系统V共享内存中的数据,从来不写入到实际磁盘文件中去;而通过mmap()映射普通文件实现的共享内存通信可以指定何时将数据写入磁盘文件中。注:系统V共享内存机制实际是通过映射特殊文件系统shm中的文件实现的,文件系统shm的安装点在交换分区上,系统重新引导后,所有的内容都丢失。
2、 系统V共享内存是随内核持续的,即使所有访问共享内存的进程都已经正常终止,共享内存区仍然存在(除非显式删除共享内存),在内核重新引导之前,对该共享内存区域的任何改写操作都将一直保留。
3、 通过调用mmap()映射普通文件进行进程间通信时,一定要注意考虑进程何时终止对通信的影响。而通过系统V共享内存实现通信的进程则不然。
mmap参考 :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ipc/part5/index1.html
system V shm :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ipc/part5/index2.html
Steven Yang 2009-10-10 defeattroy at gmail.com
转贴请标明出处并保存文章的完整性,欢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