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Studio 2008 Express 中的 LINQ To SQL

本文介绍如何在VisualStudio2008Express版本中使用LINQToSQL进行数据库开发,包括设置数据连接、选择数据表及创建LINQToSQL类等步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Visual Studio 2008 Express 中的 LINQ To SQL

/黃忠成

這幾日剛好有空,心血來潮的下載了Visual Studio 2008 C# Express版本,發現此版本居然也支援了LINQ To SQL,雖然有限制只能使用SQL Server資料庫檔案作為資料來源,不能直接於IDE中連結SQL Server伺服器,不過這並不是問題,我們只要從欲連結的SQL Server中複製資料庫檔案到其它目錄(要先在SQL Server中對該資料庫執行離線工作選項),然後照著下面的步驟做就可以了,這代表著【極意之道-.NET Framework 3.5資料庫開發聖典-ASP.NET篇】一書所提的技術,除了ADO.NET Entity Framework外,都可以適用於Visual Studio 2008 Express版本,對沒有Visual Studio 2008的朋友來說,這可是好事一樁。

(呼呼,又在推銷書了,呵,沒辦法,一刷還沒賣完咩)

1. 加入資料連接

<shapetype id="_x0000_t75" coordsize="21600,21600" o:spt="75" o:preferrelative="t" path="m@4@5l@4@11@9@11@9@5xe" filled="f" stroked="f"><stroke joinstyle="miter"></stroke><formulas><f eqn="if lineDrawn pixelLineWidth 0"></f><f eqn="sum @0 1 0"></f><f eqn="sum 0 0 @1"></f><f eqn="prod @2 1 2"></f><f eqn="prod @3 21600 pixelWidth"></f><f eqn="prod @3 21600 pixelHeight"></f><f eqn="sum @0 0 1"></f><f eqn="prod @6 1 2"></f><f eqn="prod @7 21600 pixelWidth"></f><f eqn="sum @8 21600 0"></f><f eqn="prod @7 21600 pixelHeight"></f><f eqn="sum @10 21600 0"></f></formulas><path o:extrusionok="f" gradientshapeok="t" o:connecttype="rect"></path><lock v:ext="edit" aspectratio="t"></lock></shapetype><shape id="_x0000_i1025" style="WIDTH: 322.5pt; HEIGHT: 281.25pt" type="#_x0000_t75" o:ole=""><imagedata src="file:///C:%5CDOCUME~1%5CADMINI~1%5CLOCALS~1%5CTemp%5Cmsohtmlclip1%5C01%5Cclip_image001.png" o:title=""></imagedata></shape>

2.選取資料連接用的ADO.NET Data Provider

<shape id="_x0000_i1026" style="WIDTH: 415.5pt; HEIGHT: 206.25pt" type="#_x0000_t75" o:ole=""><imagedata src="file:///C:%5CDOCUME~1%5CADMINI~1%5CLOCALS~1%5CTemp%5Cmsohtmlclip1%5C01%5Cclip_image002.png" o:title=""><font face="Calibri" size="3"></font></imagedata></shape>

3.選取連接的資料表

<shape id="_x0000_i1027" style="WIDTH: 321pt; HEIGHT: 322.5pt" type="#_x0000_t75" o:ole=""><imagedata src="file:///C:%5CDOCUME~1%5CADMINI~1%5CLOCALS~1%5CTemp%5Cmsohtmlclip1%5C01%5Cclip_image003.png" o:title=""><font size="3"></font></imagedata></shape>

4.完成後,應可見到資料庫總管中已經有資料庫可用。

<shape id="_x0000_i1028" style="WIDTH: 189.75pt; HEIGHT: 375.75pt" type="#_x0000_t75" o:ole=""><imagedata src="file:///C:%5CDOCUME~1%5CADMINI~1%5CLOCALS~1%5CTemp%5Cmsohtmlclip1%5C01%5Cclip_image004.png" o:title=""><font size="3"></font></imagedata></shape>

5.建立一個新的主控台專案(Windows Form專案也無彷),然後加入一新項目:LINQ To SQL類別。

<shape id="_x0000_i1029" style="WIDTH: 414.75pt; HEIGHT: 219pt" type="#_x0000_t75" o:ole=""><imagedata src="file:///C:%5CDOCUME~1%5CADMINI~1%5CLOCALS~1%5CTemp%5Cmsohtmlclip1%5C01%5Cclip_image005.png" o:title=""><font size="3"></font></imagedata></shape>

6.開出LINQ To SQL的設計畫面後,接著就可以由左方的資料庫總管,拖拉資料表進設計區了。

<shape id="_x0000_i1030" style="WIDTH: 414.75pt; HEIGHT: 60.75pt" type="#_x0000_t75" o:ole=""><imagedata src="file:///C:%5CDOCUME~1%5CADMINI~1%5CLOCALS~1%5CTemp%5Cmsohtmlclip1%5C01%5Cclip_image006.png" o:title=""><font size="3"></font></imagedata></shape>

7.此時會詢問是否將選取的資料庫複製到專案執行檔的輸出目錄,如果你最後想連結的是位於SQL Server(SQL Server 2005 Standard Edition)上的資料庫,那麼請選擇否。

8.完成圖如下。

<shape id="_x0000_i1031" style="WIDTH: 233.25pt; HEIGHT: 363.75pt" type="#_x0000_t75" o:ole=""><imagedata src="file:///C:%5CDOCUME~1%5CADMINI~1%5CLOCALS~1%5CTemp%5Cmsohtmlclip1%5C01%5Cclip_image007.png" o:title=""><font size="3"></font></imagedata></shape>

9.於你的程式中鍵入以下的程式碼。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namespace ConsoleApplication1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ataClasses1DataContext context = new DataClasses1DataContext();

var result = from s1 in context.Customers where s1.CustomerID.Contains("V")

select s1;

foreach (var item in result)

Console.WriteLine(item.CustomerID);

}

}

}

編譯後便可執行。

10.如果你的程式最終目的是要連接SQL Server 2005標準版,可於應用程式設定區中,修改預設的連線字串即可。

<shape id="_x0000_i1032" style="WIDTH: 414.75pt; HEIGHT: 140.25pt" type="#_x0000_t75" o:ole=""><imagedata src="file:///C:%5CDOCUME~1%5CADMINI~1%5CLOCALS~1%5CTemp%5Cmsohtmlclip1%5C01%5Cclip_image008.png" o:title=""></imagedata></shape>

内容概要:该PPT详细介绍了企业架构设计的方法论,涵盖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四大核心模块。首先分析了企业架构现状,包括业务、数据、应用和技术四大架构的内容和关系,明确了企业架构设计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了版企业架构总体框架(CSG-EAF 2.0)的形成过程,强调其融合了传统架构设计(TOGAF)和领域驱动设计(DDD)的优势,以适应数字化转型需求。业务架构部分通过梳理企业级和专业级价值流,细化业务能力、流程和对象,确保业务战略的有效落地。数据架构部分则遵循五大原则,确保数据的准确、一致和高效使用。应用架构方面,提出了分层解耦和服务化的设计原则,以提高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最后,技术架构部分围绕技术框架、组件、平台和部署节点进行了详细设计,确保技术架构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适合人群:适用于具有一定企业架构设计经验的IT架构师、目经理和业务分析师,特别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如何将企业架构设计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企业和组织梳理业务流程,优化业务能力,实现战略目标;②指导数据管理和应用开发,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应用的高效性;③为技术选型和系统部署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技术架构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阅读建议:此资源内容详尽,涵盖企业架构设计的各个方面。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实践,重点关注各架构模块之间的关联和协同,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资 源 简 介 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ICA)是近二十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盲信号分离方法。它是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从由传感器收集到的混合信号中分离相互独立的源信号,使得这些分离出来的源信号之间尽可能独立。它在语音识别、电信和医学信号处理等信号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成为盲信号处理,人工神经网络等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简要的阐述了ICA的发展、应用和现状,详细地论述了ICA的原理及实现过程,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几种主要ICA算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详 情 说 明 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ICA)是近二十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盲信号分离方法。它是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从由传感器收集到的混合信号中分离相互独立的源信号,使得这些分离出来的源信号之间尽可能独立。它在语音识别、电信和医学信号处理等信号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成为盲信号处理,人工神经网络等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简要的阐述了ICA的发展、应用和现状,详细地论述了ICA的原理及实现过程,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几种主要ICA算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一种快速ICA实现算法一FastICA。物质的非线性荧光谱信号可以看成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源信号组合成的混合信号,而这些独立的源信号可以看成是光谱的特征信号。为了更好的了解光谱信号的特征,本文利用独立分量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了利用FastICA算法提取光谱信号的特征的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实验。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了其他可能的ICA应用领域,如音乐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以及金融数据分析等。通过在这些领域中的实验和应用,我们发现ICA在提取信号特征、降噪和信号分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