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头-当你在网络上被黑时

本文探讨了面对网络攻击时的心理博弈和个人成长之路。作者指出,网络攻击的本质在于争夺意志控制权,建议不要直接反击,而是要冷静对待,避免陷入对方设下的陷阱。同时,强调了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并提倡从逆境中寻找成长的机会。
本文作者:和菜头 此文仅为了方便个人阅读
和菜头-当你在网络上被黑时
(本文第一次发布于2015年8月13日,今天是2016年7月29日,重新再发布一次,因为好文章值得一发再发)

我们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也必然承受网络带来的伤害。是这样么?我在16年前上网,一直恪守那个时代的网络准则---永远以ID的形式出现,以张贴自己的照片为耻。但是人们早已经做不到这一点了,是这样吧?

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入侵线下生活,我知道一个小妹妹,她每天在微博张贴自己的自拍照,作为交换的代价,她的淘宝店可以在24小时之内卖掉3000条售价180块钱的裙子,只要模特是她自己。与此同时,她要忍受留言里的污言秽语,这是必要的代价。

在过去的十年间,我有许多朋友都遭遇了来自网络的攻击,他们中有导演、歌星、名人、企业家,更多的是普通人。而随着时间流逝,在网络中受到伤害的普通人正在与日俱增。他们来找我,因为我是他们朋友中唯一一个经历过多次上万人次网络攻击的人。下面就是我对他们曾经说过的话:

[color=red]如果我们仔细地回顾我们的人生,会发现在一世之中,争夺意志的控制权是生命永恒的主题。无论你如何致力于子女的自由成长,你总是忍不住要控制子女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如论你如何致力于男女之间的平等,但你永远无法摆脱男女之间谁占据主控权的争夺。

相同的事情发生在你和你的“敌人”之间。你的“敌人”总是想透过对你的攻击吸引你的注意力,然后期待得到你的回应。这就,他/她就可以在攻击-回应之间建立一种生物反射,如同训练狗一样训练你,利用对你的攻击建立条件反射,进而控制你的行为。如果你的“敌人”确知攻击能够引发你的回应,那么他/她就等于是控制了你,剥夺了你的意志。

而世间的许多事情不可以凭借本能,这就像是你被鱼钩刺中了手掌。因为鱼钩上有倒刺的缘故,你的本能要求你立即拔出鱼钩,其结果是倒刺造成更大的伤害,和难于愈合的伤口。所以,正确的处置方式会违背你的本能,你要强忍疼痛,用力让鱼钩刺穿手掌,通透而出。这时候,你用钳子剪断鱼钩的头部,再拔出鱼钩,你手掌上会留下一个贯穿伤口,但它要比生拔出来的撕裂伤好得更快,伤疤也更小。
[/color]
你如若要和攻击你的人辩驳、反击,情况就像是生拔鱼钩一样,要付出惨烈的代价。我有一位腾讯的前同事,一位漂亮的女生,抛家弃女,从深圳跑到上海创业。有一段时间,她连续在朋友圈发帖,内容是她的竞争对手在同业群里诋毁她公司的内容。我非常不以为然,在跟帖里说了两句。于是她删除了原帖,发布了一条更加委屈抱怨的内容。

作为前同事,我为什么不站在她的一边?我为什么不出言鼓励?因为我认为她的处置方式有非常大的偏差。对于一个人和他的事业而言,无论受到多大的压力,多少的污蔑和委屈,最好都不要公开表现出来。因为这个世界整体上是冷酷无情的,人们并不彼此真正关心彼此。

人们永远不会理解你的付出和辛劳,人们永远期待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什么叫完整的故事?完整的故事是说你遭到了“敌人”的打击,然后你奋起反击,用毁灭性的力量将对方轰杀至渣。只有被打击的部分,这是不完整的部分,人们的理解是你显现了可以被攻击的弱点,没有多少人会对此表示同情。要么反击,要么死亡,这是人们期待的故事结局。而人们也在等待故事的终结,随时准备送上惋惜或者掌声。

如果没有一击必杀的能力,永远不要回应别人对你的攻击,永远不要在人前显露你的弱点,显示出你在被动回应对方的攻击。你是好人坏人不重要,人们尊重会活到明天的那个人。或许,一个人会抱怨为什么没有人会在这种艰难时刻一伸援手。但事实上是,唯有经历了这一切,而且幸运地存活下来,我们才能成长为冷漠的成年人。冷漠的成年人并不相亲相爱,但是彼此之间知道对方经历了和自己同样的磨难,所以在冷漠中保持了一份默默的尊重。你得活下来,才能享受这一刻令人舒适的冷漠,如同战士在酒吧默默喝酒,彼此并不拥抱。

人之所以会对攻击做出反应,绝大多数时间是因为爱上了自己的幻像。我们认定自己是好人,是善人,我们行在正义的路上,所以对于任何污蔑、诋毁、诽谤难于忍受。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会被心怀恶意的人控制。只需要对方捏造一个并不存在的事实,就可以像牛鼻子上的缰绳一样,彻底控制我们的行为。我们忍不住要去反驳,要去争论,要去证明自己。于是陷入了对方设定的游戏,永远等待着对方发出挑衅的信号,然后去攻击。就像是一头斗牛场上悲催的牛,为斗牛士所挑逗,等耗干了所有的血勇,迎来的只有致命一击。

所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夺回事情的主控权。对于施加伤害的人来说,他/她最大的也是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吸引你的注意力,让你感觉到愤怒、羞辱、焦虑,对他/她的攻击做出反应。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最大的惩罚不是漂亮的反击,而是让他/她如饥似渴的欲望全然落空。没有预想中的反映,连删贴和点击都没有,更不用说是专门发布内容,相信我,此时此刻,你因为攻击而感觉到的伤害要远远弱于你不回应带给对方的伤害。因为他/她无法施展任何心灵魔法,用伤害来控制你的意志和行为,这是他/她人生中最大的挫败。如果你想要惩罚对方,这可能是最为严厉的惩罚。

永远不要相信外相。只需要纠集100个人,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发出数千条攻击你的内容。它会让你觉得负面评论普天盖地,整个世界都在背弃你而去。相信我,那不是真的。我在网上经历过多次上万人的围攻,引发数十万条的负面评论。那又怎样?如果我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那么,这个数量级再乘以一百倍又能如何?我们并不是为了声音的分贝大小而做事,我们做事是为了忠于内心,终于自己坚持的价值。要始终相信,支持自己的人远比反对的人多,只是支持自己的人往往用沉默的方式来表达,用脚来投票。

[color=darkred]自我是极端可贵的东西。世上的每个人,都在试图抢夺针对自我的控制权。用金钱、权力、暴力、价值观、影响力或者它们的组合控制你,让你按照他/她的意图行事。在网络上的攻击只是其中最为浅显的形式,利用你对自我的贪恋来控制你。因此,摆脱这种控制的力量蕴含在你自己的内心深处:对自己被攻击和对自己被他人控制,究竟哪一个更让你感觉到冒犯?如果你对任何一种精神控制的尝试都能保持足够的警惕,能对自己的每一次愤怒、悲伤、焦虑都能详加考察,那么,你的内心深处会升起纯净的愤怒的火焰,足以燃烧一切强横的外物。你要热爱你独立完满的自我,如同世间人人渴慕的珍宝。如此,就没有人能够摧破和动摇你的心智。
[/color]
在佛教里有一个特别的名词,叫做:逆增上缘。它的意思是人的一生之中,总会遇见不利于自己的境况。在这种处境之下,应该把这些违逆自己的情形视为一种特别的缘分,从中汲取完善自我的力量,从中得到解脱和提升。佛教里还有一种说法,尽管我们从生物学的角度知道它并不是真的,但是它说得极为动人:孔雀依靠吞食毒物而使得羽毛艳丽。

愿你保有全部的自我,继续盛放。
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关键分支,依托多层神经网络架构对高维数据进行模式识别与函数逼近,广泛应用于连续变量预测任务。在Python编程环境中,得益于TensorFlow、PyTorch等框架的成熟生态,研究者能够高效构建面向回归分析的神经网络模型。本资源库聚焦于通过循环神经网络及其优化变体解决序预测问题,特别针对传统RNN在长程依赖建模中的梯度异常现象,引入具有门控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以增强序列建模能力。 实践案例涵盖从数据预处理到模型评估的全流程:首先对原始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与滑动窗口分割,随后构建包含嵌入层、双向LSTM层及全连接层的网络结构。在模型训练阶段,采用自适应矩估计优化器配合早停策略,通过损失函数曲线监测过拟合现象。性能评估不仅关注均方根误差等量化指标,还通过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轨迹可视化进行定性分析。 资源包内部分为三个核心模块:其一是经过清洗的金融序数据集,包含标准化后的股价波动记录;其二是模块化编程实现的模型构建、训练与验证流程;其三是基于Matplotlib实现的动态结果展示系统。所有代码均遵循面向对象设计原则,提供完整的类型注解与异常处理机制。 该实践项目揭示了深度神经网络在非线性回归任务中的优势:通过多层非线性变换,模型能够捕获数据中的高阶相互作用,而Dropout层与正则化技术的运用则保障了泛化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当处理高频序数据,需特别注意序列平稳性检验与季节性分解等预处理步骤,这对预测精度具有决定性影响。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