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优化】Pareto优胜的概念

本文通过分析NSGA-II算法源代码,深入探讨了Pareto最优概念及其在算法中的实现方式。作者指出了群体中Pareto前端产生的关键点,并讨论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为了验证我对PARETO最优的观点是否正确,我又参阅了许多源代码,其中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 developed by Kalyanmoy Deb et al.NSGAII--ProfessorKalyan的源代码最具参考价值,显然我对Pareto优胜的概念认识是正确的,但是群体中的Pareto前端如何产生显然在对Professor XiaoLan的论文分析的时候产生了偏差,显然如果按照Pareto优胜的概念去产生前端,前端当然不可能会很多,这个问题到底如何解决,我还在郁闷之中,下面是今天阅读的源代码,供大家参考

/**//*RoutineComparingthetwoindividuals*/
/**//*个体之间支配关系的比较*/
intindcmp3(float*ptr1,float*ptr2)
...{
floatfit1[maxfun],fit2[maxfun];
inti,value,m,n;
for(i=0;i<nfunc;i++)
...{
fit1[i]
=*ptr1++;
fit2[i]
=*ptr2++;
}

//初始化两个个体在各个目标上的适应度函数
m=0;
n
=0;
while(m<nfunc&&fit1[m]<=fit2[m])
...{
if(fit1[m]==fit2[m])n++;
m
++;
}

if(m==nfunc)//循环下来所有目标都满足约束条件fit1[m]<=fit2[m]
...{
if(n==nfunc)value=3;//如果都是等于那么.两个个体之间没有关系.
elsevalue=1;//有一个优于那么即个体1支配个体2理解正确/*value=1fordominationg*/
}

else
...{
m
=0;
n
=0;
while(m<nfunc&&fit1[m]>=fit2[m])//反过来做一遍
...{
if(fit1[m]==fit2[m])n++;
m
++;
}

if(m==nfunc)
...{
if(n!=nfunc)
value
=2;//个体1被个体2支配/*value=2fordominated*/
elsevalue=3;
}

elsevalue=3;/**//*value=3forincomparable*/
}


returnvalue;
}


如果你能提点提点,当然我是最高兴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