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vention Plugin 学习(二)

本文介绍Struts2框架下的零配置实践方法,包括默认执行方法、动态方法调用、拦截器配置等内容,并探讨如何结合RESTful风格实现更美观的URL。
[size=small]1.action配置

按照第一篇中的配置,设置locator为action,则默认一个类的命名空间为:

类路径 命名空间
com.example.action.MainAction -> /
com.example.action.products.Display -> /products

完整url为:

类路径 完整url
com.example.action.MainAction -> /main
com.example.action.products.Display -> /products/display
com.example.action.company.ShowCompanyDetailsAction -> /company/details/show_company_details


3.action类写法
如果要实现基本零配置,命名空间和action名称按照默认的类路径搜索。默认执行方法是execute。方法返回值是success,就会找。[/size]

package com.example.action;

import 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Support;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extends ActionSupport {

private String message;

public String getMessage() {
return message;
}

public String execute() {
message = "Hello World! excute";
return SUCCESS;
}

public String edit() {
message = "Hello World! edit";
return "xyz";
}

public String delete() {
message = "Hello World! delete";
return "depp";
}

}


[size=small]
返回结果对应:

类路径 实际url(WEB-INF/pages)
/hello_world /hello_world.jsp或/hello_world_success.jsp
/hello_world!edit /hello_world_xyz.jsp
/hello_world!delete /hello_world_depp.jsp

基本的零配置就是这样,如果要有redirect、chain等跳转方式,interceptor的配置,就要加入annotation。


2.action类中的annotation

convention插件的annotation都在annotation这个包中,基本和xml配置相对应。

annotation 意义 作用域
ParentPackage 指定继承的包(struts2)名 包,类
Namespaces 给一个action指定多个命名空间(一般不用) 包,类
Namespace 指定一个命名空间(一般不用,按默认的类路径即可) 包,类,Namespaces注解中
actions 给一个action指定多个名称 方法
action 指定一个action名称 类,方法,actions注解中
InterceptorRefs 一组拦截器集合(只能是名称,必须先在xml文件中配置好) 类,action注解中
InterceptorRef 一个拦截器 类,InterceptorRefs注解中
ResultPath 结果映射的路径(已经在struts.xml文件中指定) 包,类
Results 多个结果集合 类,action注解中
Result 一个结果定义 类,Results注解中

需要注意:

1)包(java)级别是在package-info.java这个文件中配置,可以配置整个包的定义,但是命名空间就不能按默认的类路径扫描了,必须也要显式的配置。所以这个文件最好不要使用。

2)不在包(java)级别配置就要在类(java)级别配置,可能每个类都要写一句ParentPackage,指定继承的包(struts2),以获得父包中的拦截器配置及其他公用配置。如果没有特殊的拦截器配置则不用配置ParentPackage。

3)最好把annotation配到类级别,因为这样action名称及命名空间都可用默认的类路径扫描,不用我们显式的配置。只要配置特殊的result和拦截器即可。类中的其他方法使用动态方法调用的方式使用同一个配置。我们知道struts2所有配置都是启动加载到map中的,减少配置,会提高一定性能。而动态方法这种模式是零配置必不可少的,但我很不喜欢叹号出现在地址栏中,所以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会结合restful插件及自己修改源代码实现意义上的动态方法调用,但形式上是别的方式,地址栏会比较美观。[/size]

package com.example.action;

import 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Support;
import org.apache.struts2.convention.annotation.Result;
import org.apache.struts2.convention.annotation.Results;
import org.apache.struts2.convention.annotation.InterceptorRef;
import org.apache.struts2.convention.annotation.InterceptorRefs;

@InterceptorRefs({
@InterceptorRef("interceptor-1"),
@InterceptorRef("defaultStack")
})
@Results({
@Result(name="reload",location="hello_world",type="redirectAction",params={key1,value1,key2,value2}),
@Result(name="chainact",location="hello_world!edit",type="chain")
})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extends MyBaseAction {

private String message;

public String getMessage() {
return message;
}

public String execute() {
message = "Hello World! excute";
return SUCCESS;
}

public String edit() {
message = "Hello World! edit";
return RELOAD;
}

public String delete() {
message = "Hello World! delete";
return CHAINACT;
}
}

[size=small]
4)如果有极其特殊的情况需要为action的每个方法单独配置,这时就不能用默认的类扫描了,必须是先配置action,指定名称,再在action中配置result和interceptor。这就会使配置增多,违背的零配置的初衷。有时我们为了性能原因想把拦截器细化到具体的action上,我想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还不如再写一个action类。还有struts2.1.6原有的配置是如果action名称中有“/”,会认为这是一个命名空间,不会再按照类扫描的默认值。例如:[/size]

package com.example.action;

import 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Support;
import org.apache.struts2.convention.annotation.Action;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extends ActionSupport {

@Action("/different/url")
public String execute() {
return SUCCESS;
}

@Action("url")
public String doSomething() {
return SUCCESS;
}
}

[size=small]
调用方法execute的url为 : /different/url (命名空间已经更换)
调用方法doSomething的url为 : /url

5)比较别扭的地方就是拦截器的配置,必须用名称,而名称和实际拦截器类的对应关系是在struts.xml文件中声明的,如果用struts2以前的annotation是可以直接配置拦截器类的,但是我没有和convention插件结合使用,这个问题我正在研究,看看有没有好的办法。

6)还有一种默认的chain跳转,实际是在struts2.1.6中新增的unknownHandleder中设定的,没有什么太大作用,我们可以不使用。而unknownHandleder我们可以自定义为其他,这在后面的文章中会有说明。


[/size]
本指南详细阐述基于Python编程语言结合OpenCV计算机视觉库构建实时眼部状态分析系统的技术流程。该系统能够准确识别眼部区域,并对眨眼动作与持续闭眼状态进行判别。OpenCV作为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工具库,配合Python简洁的语法特性与丰富的第三方模块支持,为开发此类视觉应用提供了理想环境。 在环境配置阶段,除基础Python运行环境外,还需安装OpenCV核心模块与dlib机器学习库。dlib库内置的HOG(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检测算法在面部特征定位方面表现卓越。 技术实现含以下关键环节: - 面部区域检测:采用预训练的Haar级联分类器或HOG特征检测器完成初始人脸定位,为后续眼部分析建立基础坐标系 - 眼部精确定位:基于已识别的人脸区域,运用dlib提供的面部特征点预测模型准确标定双眼位置坐标 - 眼睑轮廓分析:通过OpenCV的轮廓提取算法精确勾勒眼睑边缘形态,为状态判别提供几何特征依据 - 眨眼动作识别:通过连续帧序列分析眼睑开合度变化,建立动态阈值模型判断瞬时闭合动作 - 持续闭眼检测:设定更严格的状态持续时间与闭合程度双重标准,准确识别长时间闭眼行为 - 实时处理架构:构建视频流处理管线,通过帧捕获、特征分析、状态判断的循环流程实现实时监控 完整的技术文档应含模块化代码实现、依赖库安装指引、参数调优指南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示例代码需具备完整的错误处理机制与性能优化建议,涵盖图像预处理、光照补偿等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点。 掌握该技术体系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计算机视觉原理,更为疲劳驾驶预警、医疗监护等实际应用场景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后续优化方向可括多模态特征融合、深度学习模型集成等进阶研究领域。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