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中的信号机制--一个简单的例子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内核中信号机制的核心概念,特别是KILL信号如何触发进程退出。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设置信号处理函数以自定义响应,包括将SIGINT信号的默认行为更改为特定的函数调用。阐述了信号处理的用户态与内核态之间的交互过程,以及在不同状态下的信号处理机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inux内核中的信号机制--一个简单的例子

Author:ce123(http://blog.youkuaiyun.com/ce123)


信号机制是类UNIX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进程间通信手段之一。我们经常使用信号来向一个进程发送一个简短的消息。例如:假设我们启动一个进程通过socket读取远程主机发送过来的网络数据包,此时由于网络因素当前主机还没有收到相应的数据,当前进程被设置为可中断等待状态(TASK_INTERRUPTIBLE),此时我们已经失去耐心,想提前结束这个进程,于是可以通过kill命令想这个进程发送KILL信号,内核会唤醒该进程,执行它的信号处理函数,KILL信号的默认处理是退出该进程。当然并不是一定要进程处于TASK_INTERRUPTIBLE状态时才能够处理信号。

另外应用程序可以通过signal()等函数来为一个信号设置默认处理函数。例如当用户按下CTRL+C时,shell将会发出SIGINT信号,SIGINT的默认处理函数是执行进程的退出代码,但是下面的例子把SIGINT的响应函数设置为int_handler。

#include <signal.h>
#include <stdio.h>

void int_handler()
{
	printf("\nSIGINT signal handler.\n");
	printf("exit.\n");
	exit(-1);
}

int main()
{
	signal(SIGINT, int_handler);
	printf("int_handler set for SIGINT\n");

	while(1)
	{
		printf("go to sleep.\n");
		sleep(60);
	}

	return 0;
}
当执行上面这段代码时,先执行main函数,设置SIGINT的处理函数,并进入睡眠状态,进程进入可中断等待状态:


按下CTRL+C后,进程会被唤醒执行SIGINT的处理函数int_handler()这个函数,进程会退出。

· 信号的分发和处理是在内核态进行的,当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书,信号的处理函数可能是在用户态,在这种情况下,内核需要内核态构建一个临时的用户态环境,然后调用用户态的信号处理函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