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天翼宣传的应对》(上)贴出后,有朋友之处笔者的文章太过于玄虚,说实在话我也这么认为。因为我写的时候在想是要写实一点还是虚一点儿,后来选择了后者。虚一点儿有个好处,那就是把思路和方向提出来(当然不一定正确),然后能够给大家一个借鉴和思考,而不是用太实的东西来限制大家的思路。比如说我提出的第一招“欲擒故纵”,主要的思路就是化解天翼“互联网手机”概念对消费者先入为主的引导作用,至于具体采用什么手段去化解,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形进行选择,而不是说只有软文宣传一种。
继续贴出《天翼宣传的应对》的下篇,兄弟我的砖头拍出去了,大家有玉的继续忘我这儿砸!
在《天翼宣传的应对》(上)(http://labs.chinamobile.com/community/my_blog/58201/11669)中提到了一些思路,借鉴了《三十六计》中的一些策略,目的其实是想让文章看起来好看一点儿、系统一点儿,这是当企业内部兼职讲师的职业病来着,并不是说笔者真有那么个水准。
前面的思路目的都在于避开天翼宣传的锋芒、化解天翼宣传的攻势、强化移动的品牌和消费者对移动的信心。其实这些文字和《天翼宣传的软肋》(http://labs.chinamobile.com/community/my_blog/58201/11512)一样,并不是笔者看轻了中国电信的宣传,相反,笔者认为中国电信的宣传确有其可取之处,所以才会提出如何针对其软肋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闲话少说,继续探讨宣传的应对策略:
三、围魏救赵
《三十六计》曰: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在《天翼宣传的软肋》中提到,笔者认为中国电信的天翼宣传有舍本逐末之嫌,毕竟中国电信的“本”就在于固定通信,而目前的市场环境下CDMA(天翼)业务只能是其“末”。从最近刚刚公布的2008年12月各大运营商业务指标情况来看,中国电信的当月固网用户流失量达到了202万户,创下历史新高,全年流失更是达到了1198万户;而CDMA用户在中国电信的努力下,当月流失下降为6万户——这表明了中国电信的天翼宣传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较之下,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数量增长依然保持强劲势头,虽然当月新增707万户略低于全年月新增用户732.6万户的平均线,但4.57亿户的移动业务总用户数已经是固网业务总用户数3.08(含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近1.5倍;如果加上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国内移动用户和固网用户的比值已经达到了2倍以上。这个比对,一方面表明了移动通信市场的增长态势依旧强劲,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移动通信对固定通信的替代作用势不可挡——这恰恰是笔者在前文中提到的“PC(个人通信)”的必然趋势!
也就是说,中国电信现在搞得很“分裂”,既要加强移动通信业务的宣传以图在这个火爆的市场上分一杯羹,同时又要兼顾固定通信市场,避免大面积的流失(这一点在中国电信2009年的战略思路上有明显的体现)。那么我们正好就此宣传移动通信对固定通信的替代作用,通过围攻中国电信防守相对困难的“魏”(固定通信市场),来解救目前正在针锋相对的“赵”(移动通信市场)。
具体的市场策略暂不讨论,宣传策略笔者认为可以考虑的有:
1、 宣传中国移动的用户规模,感谢4.57亿用户的支持
2、 宣传中国移动网络的成熟稳定,回顾发展之路、展望未来(让葛优再来个“中国移动,我看行!”……)
3、 宣传移动通信的便利性和对固定通信的替代作用(必须和第二点一起宣传,否则容易为他人做嫁衣裳)
四、釜底抽薪
《三十六计》曰: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如果说中国电信的天翼宣传现在是如火如荼,想要通过扬汤止沸的方式来应对显然是不可取的。要想让这锅“热水”冷却下来,釜底抽薪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失去了“薪火”的天翼宣传,自然难以继续火热下去。
那中国电信天翼产品的“薪”是什么呢?用户市场!宣传和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宣传做得再好,没有用户市场也是白搭。回想三年前中国移动神州行的宣传,葛优的一句“神州行,我看行!”火遍了神州大地,广告中葛优这种平实、亲和的形象一下子走进老百姓的心目中,而神州行的品牌也顺理成章的实现了和全球通、动感地带的有效区隔,而且自身的用户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要想抽掉中国电信天翼品牌的市场,中国移动在相应的移动通信就必须要更加强势。由于天翼定位的是3G时代的品牌,而目前中国移动的G3并不打算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进行推广,而是与现有的三大品牌进行融合,加上目前全国的TD覆盖情况尚有很大差距,所以不适合选择G3作为宣传的主题。由于近年来中国移动一直在强调移动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而且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客户和经验,完全可以将“移动综合信息化”作为一个新的宣传点。
另外,中国电信天翼针对的客户群体是月均消费在80元以上的“中高端”客户,目标十分明确的就是针对中国移动的全球通客户。也就是说,这些客户是中国电信的主要攻击对象,自然也就是我们宣传的重点对象。
五、远交近攻
《三十六计》曰: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市场宣传是为了市场拓展开路,中国电信在推动天翼品牌的宣传之后必然会有相应的市场举措。以集团客户市场为例,中国电信在推出天翼品牌之后的主要目标对象包括:
1、 重要集团客户;
2、 大型集团客户;
3、 地方特色(如特色行业、特色区域等)集团客户。
这些目标客户既然是竞争对手的重点攻击对象,那就是我们应该紧守的对象。笔者在这里借用“远交近攻”的计策,借用的乃是它的思想。所谓的“远”,这里指的是竞争对手尚未进行挖转的客户;所谓的“近”,指的是竞争对手重点攻击的对象;所谓的“交”,指的是进行集团客户维护服务;而所谓的“攻”,自然指的是有针对性的宣传攻势。
所以,“远交近攻”的策略就在于一方面我们要建立竞争信息情报机制、加强竞争信息的收集、对有价值的信息及时的进行分析和共享,以便根据竞争情况确定不同的重要级别;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工作,强化网络、服务和解决方案给客户带来的感知,淡化竞争对手的攻势。
至于营销和服务策略的配合,因为本文探讨的是宣传应对的思路,今后有机会我们再行讨论。
文章到这里就要画上句号,笔者的思路毕竟有限,难免有失偏颇。欢迎各位朋友留下宝贵意见,一起探讨!
PS,顺便看看《天翼宣传的应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