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从西溪湿地到中山古镇 --看“经营政府”

本文记录了作者在上海、杭州、广州等地的见闻,特别是在中山古镇等地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政府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为ZJ项目的培训需要,我离开泰安,奔赴大上海。或许是在泰安生活得久了,在上海的日日夜夜,我对它的快节奏深有感触:早晨起得要早,并且要随时带点可以阅读的资料,这样才能在堵车的路上有点事情做;每天中午是没有时间休息的,晚上的时候,还要再拿出时间来研读项目需求。。。 在这个繁华的大城市里,我十分清楚自己的过客身份,别的不说,光看房产中介贴出来的500万的房子,就让我信心全无。因此,上海离我的生活很远。

杭州的城西,有一个湿地公园,叫做西溪湿地,老姚现在暂居的家,就在这个公园的旁边。老姚的房东,原来是在这里的农民,现在,这片土地被政府收掉了,摇身一变,成为若干栋单元的房东,拥有房产,坐吃利息的主。

离杭州不太远,有所远近闻名的古镇,号称是“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这个镇,就是乌镇。原先,从CCTV的广告片中,知道了离上海不远的周庄,后来,周庄的掌门跳到了乌镇,于是,“乌镇China”的广告词,就时常跃入眼帘。

上海项目暂告一段落,我就飞赴了广州。我的一个同学,在离广州不是太远的中山古镇有着自己的产业,这是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城镇,镇上有着自己的5星级的“国贸酒店”,据说,到2008年,这里要有6座5星级酒店。在这个镇子上,有1万多家跟灯饰相关的企业,并称为灯都,中国的灯饰,包括出口,80%都出自这个镇子。

中午,同学驱车,带我到临近的小榄镇去吃饭,这是一座以五金为主的乡镇,镇上现在有2、3座5星级酒店。小榄的发展,比古镇还要早,比古镇名气还要大,产值比古镇还要高。从广州,有直接通往小榄和古镇的客车。

坐着车,去古镇的话,会途径李小龙的故乡,均安是一个生产牛仔服的乡镇,发展格局如同小榄和古镇;还有顺德和东莞,都是以乡镇规模经济见长。

在《理想向左,现实向右》中,我提到了政绩,政绩是一把双刃剑,就看你怎么控制了。行政口,最害怕的就是闹民怨,常常在某个城市的政府门口,看到若干上访的人。江浙一带的政府领导,也害怕上访的人,不过,让他们操心的,不再是执行不下去的问题。我们从西溪湿地的农民安置上,看出一些端倪:政府领导们亮出所有可提供的规划区域,让农民们挑,而不是像传统的行政规划,指定你必须去哪儿。这样,农民的积极性高涨,他们不再为是否要搬家而苦恼,而是有些临近的村镇的农民,找到政府,问:“为什么不拆我的房子?”

我在中山古镇的同事,很感慨的说:“我在古镇4-5年了,从来没有政府部门来吃拿卡要。他们是真心的为老百姓办事”。这就是政绩,挂在老百姓嘴上的政绩,放在老百姓心头的政绩。

从乌镇的经济模式来看,还是单纯的旅游业,到了中山古镇,政府的经营模式就变了,当然,还是特色经济,但是更注重产业链的搭建:在古镇,你可以轻松找到生产用的原料、辅料、土地、模具;不管是出口还是内销,只要交到镇上运输中心,就不用再操心了;要建厂房?这里的建筑业非常发达;这么多人来了,总要吃和住的吧?没有关系,这里有5星级的酒店,这里的房产出奇的火,房产要先预定,还没有开工,已经售完。。。。

当然,我承认,我的走马观花,认识上肯定有些片面,听说,江浙一带的政府,也在打造企业:他们先规划好城市的重点发展方向,确定优势项目,然后政府出面,获取技术专利,并对有着技术专长的人开绿灯,一切就绪后,他们就用专利和人、项目向外界来贷款,或者争取风险投资。因为风险投资的评估条件和他们的规划项目所具备的条件非常吻合,所以,投资很容易搞到。

这就是“经营政府”的做法,用我同学的话说,“企业主要想请镇长吃饭或者给他送礼,基本上不太可能了,镇长是这镇上最富有的人,有自己的多处产业,白天要工作,晚上也忙得很,根本不在乎你送他的那点钱或者请他吃的饭”。或许,只要到了这种状况,才能真正考虑“为人民服务”吧。

这样的经济发展,就如同中国的政府策略一样,是点的,不是面的发展,我们不能要求中国的每个镇长都达到这样的境界,有这样的头脑。所以,这样的“经营政府”策略,只可以借鉴,因为涉及到改变更多的人观念,还不具有推广性。

此外,政府在规划经济发展方向时,还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和对污染的治理。这是一个大工程,别只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对环境的关注。

罗哩罗嗦,主要是想把这次的见闻写来下,因为要做政务项目,所以对政府的业务发展模式有些思考。放在政府发展和探索的大前提下,特别是这种点式探索的阶段,对遗留系统的资产重用,是必不可少的。

从程序员的视角,看计算机系统! 本书适用于那些想要写出更快、更可靠程序的程序员。通过掌握程序是如何映射到系统上,以及程序是如何执行的,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程序的行为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效率低下是如何造成的。粗略来看,计算机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硬件、编译器、操作系统和网络互连环境。而通过程序员的视角,读者可以清晰地明白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会对他们今后作为计算机科学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工作有进一步的帮助。它还有助于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器和网络互连做好准备。 本书的主要论题包括:数据表示、C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结构,程序优化、存储器层次结构、链接、异常控制流、虚拟存储器和存储器管理、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并发编程。书中所覆盖的内容主要是这些方面是如何影响应用和系统程序员的。例如,在讲述数据表示时,本书说明了用来表示数字的表示方法是有限的,它能够近似地表示整数和实数,但是这种表示方法是有限制的,程序员必须了解。在讲述高速缓存时,本书讨论了矩阵代码中的循环变量的顺序是如何影响程序的性能的。在讨论网络互连时,本书描述了并发服务器如何能有效地处理来自多个客户端的请求。 本书基于Intel兼容(IA32)机器,在Unix或者相关的操作系统(例如,Linux)上执行C程序。虽然书中包括了一些帮助读者将Java转化成C的提示,但是还是要求读者对C或者C++有一定的了解。 您可以通过本书的Web网站www.csapp.cs.cmu.edu获得完整的资料,包括实验和作业,授课笔记和代码示例。 本书英文版久负盛名,被众多专业人士称为“最伟大的计算机教材”之一,著名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使用,程序员眼中的透彻讲述计算机系统的扛鼎之作。作者Randal E. Bryant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主任,ACM和IEEE双院士(Fellow),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ACM和IEEE颁发的大奖。   本书共分十三章,分别介绍了信息的表示和处理、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体系结构、存储器层次结构、静态和动态链接、虚拟存储器、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并发编程等精彩内容。其目的是解释计算机系统的所有本质概念,并向读者展示这些概念是如何实际地影响应用程序的正确性、性能和实用性。与其他主要针对系统构造人员的系统类书籍不同,这本书是写给程序员的,是从程序员的角度来描述的。本书为软件和硬件之间搭起了一个桥梁,它给出了一种帮助读者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去理解一个程序及其行为的途径,这也填补了国内计算机系统教学中的一个空白。本书的最大优点是帮助读者理解概念,让读者很清楚地在脑海中构造一个层次型的计算机系统,从最低层数据在内存中的表示(如我们一直陌生的浮点数表示),到流水线指令的构成,到虚拟存储器,到编译系统,到动态加载库,到最后的用户应用。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例子和练习及部分答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每一个基本概念都有相应的笔头或程序试验,加深读者的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