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Asp.net 2.0的Eval方法

本文详细解析了ASP.NET 2.0中Eval方法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内部实现机制、与GetDataItem方法的关系及效率对比。Eval方法简化了数据绑定表达式的书写,提升了开发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实际上Eval方法是TemplateControl的,而System.Web.UI.Page和System.Web.UI.UserControl都继承于TemplateControl,所以我们可以在Page和UserControl上直接调用个方法。

Page.Eval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撰写数据绑定表达式,在ASP.NET 1.x时代,数据绑定表达式的一般形式是:

<!--<br /> <br /> 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Actipro CodeHighlighter (freeware)<br /> http://www.CodeHighlighter.com/<br /> <br /> --><%#DataBinder.Eval(Container,“DataItem.Name”)%>

而在ASP.NET 2.0中,同样的代码,我们可以这样写:
<!--<br /> <br /> 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Actipro CodeHighlighter (freeware)<br /> http://www.CodeHighlighter.com/<br /> <br /> --><%#Eval(“Name”)%>

ASP.NET 2.0是怎么实现的呢?我们先从Eval方法来研究,通过反射.NETfromwork 2.0类库的源代码,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br /> <br /> 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Actipro CodeHighlighter (freeware)<br /> http://www.CodeHighlighter.com/<br /> <br /> -->protectedinternalobjectEval(stringexpression)
{
this.CheckPageExists();
returnDataBinder.Eval(this.Page.GetDataItem(),expression);
}

第一行我们不必管,这是检查调用的时候有没有Page对象的,如果没有则会抛出一个异常。关键是第二行:
<!--<br /> <br /> 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Actipro CodeHighlighter (freeware)<br /> http://www.CodeHighlighter.com/<br /> <br /> -->returnDataBinder.Eval(this.Page.GetDataItem(),expression);
Page.GetDataItem()也是2.0中新增的一个方法,用途是正是取代ASP.NET 1.x中的Container.DataItem。
看来不摸清楚GetDataItem()方法,我们也很难明白Eval的原理。GetDataItem的实现也很简单:
<!--<br /> <br /> 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Actipro CodeHighlighter (freeware)<br /> http://www.CodeHighlighter.com/<br /> <br /> -->publicobjectGetDataItem()
{
if((this._dataBindingContext==null)||(this._dataBindingContext.Count==0))
{
thrownew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SR.GetString("Page_MissingDataBindingContext"));
}
returnthis._dataBindingContext.Peek();
}

我们注意到了有一个内部对象_dataBindingContext,通过查源代码发现这是一个Stack类型的东西。所以他有Peek方法。而这一段代码很容易看懂,先判断这个Stack是否被实例化,然后,判断这个Stack里面是不是有任何元素,如果Stack没有被实例化或者没有元素则抛出一个异常。最后是将这个堆栈顶部的元素返回。
ASP.NET 2.0用了一个Stack来保存所谓的DataItem,我们很快就查到了为这个堆栈压元素和弹出元素的方法:Control.DataBind方法:
<!--<br /> <br /> 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Actipro CodeHighlighter (freeware)<br /> http://www.CodeHighlighter.com/<br /> <br /> -->protectedvirtualvoidDataBind(boolraiseOnDataBinding)
{
boolflag1=false;//这个标志的用处在上下文中很容易推出来,如果有DataItem压栈,则在后面出栈。
if(this.IsBindingContainer)//判断控件是不是数据绑定容器,实际上就是判断控件类是不是实现了INamingContainer
{
boolflag2;
objectobj1=DataBinder.GetDataItem(this,outflag2);//这个方法是判断控件是不是有DataItem属性,并把它取出来。
if(flag2&&(this.Page!=null))//如果控件有DataItem
{
this.Page.PushDataBindingContext(obj1);//把DataItem压栈,PushDataBindingContext就是调用_dataBindingContext的Push方法
flag1=true;
}
}
try
{
if(raiseOnDataBinding)//这里是判断是不是触发DataBinding事件的。
{
this.OnDataBinding(EventArgs.Empty);
}
this.DataBindChildren();//对子控件进行数据绑定,如果这个控件有DataItem,则上面会将DataItem压入栈顶,这样,在子控件里面调用Eval或者GetDataItem方法,就会把刚刚压进去的DataItem给取出来。
}
finally
{
if(flag1)//如果刚才有压栈,则现在弹出来。
{
this.Page.PopDataBindingContext();//PopDataBindingContext就是调用_dataBindingContext的Pop方法
}
}
}

至此,我们已经可以完全了解ASP.NET 2.0中GetDataIten和Eval方法运作的原理了

关于效率:
毋庸置疑的是强类型转换Container的效率是最高的,Eval最终是调用DataBinder.Eval方法,DataBinder.Eval是采用反射来获取数据的,这显然不如强类型数据转换。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各种方法:
<!--<br /> <br /> 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Actipro CodeHighlighter (freeware)<br /> http://www.CodeHighlighter.com/<br /> <br /> -->((Type)Container.DataItem).Property

这种方法效率是最高的,因为不存在任何反射。

其次是:
<!--<br /> <br /> 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Actipro CodeHighlighter (freeware)<br /> http://www.CodeHighlighter.com/<br /> <br /> -->((Type)GetDataItem()).Property

这种方法效率差的原因在于多了一个Stack的Peek操作,当然,实际上这点儿差别可以忽略。

最后是: Eval或者DataBinder.Eval,这两种方法都使用反射来查找属性或者索引器成员,效率大打折扣。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所有实现了INamingContainer接口的Control,都应该实现IDataItemContainer接口,因为在Control.DataBind的时候,如果发现控件实现了INamingContainer接口,就会试图去寻找它的DataItem,如果这个控件没有实现IDataItemContainer,则DataBinder.GetDataItem方法会使用反射看看控件有没有一个叫做DataItem的属性成员,显然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其实ASP.NET还有一个标记接口:INonBindingContainer,实现了INamingContainer接口的控件可以选择同时实现这个来命令ASP.NET不去寻找DataItem,可是很可惜,不知道微软出于什么目的,这个接口是internal的……

其实效率方面不必太重视了,Eval表达式很好看的,即使有那么极端的重视效率,GeDataItem也是不错的选择。毋庸置疑的是强类型转换Container的效率是最高的,Eval最终是调用DataBinder.Eval方法,DataBinder.Eval是采用反射来获取数据的,这显然不如强类型数据转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