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储层概述
PG存储层的实现,主要分为三部分:存储层和数据库系统的关系,参加下表(行数从上到下,是用户访问数据库的过程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各模块间的关系层次):
层次 |
层次名称 |
代码 |
说明 |
用户接口+用户命令 |
psql/JDBC/ODBC… |
Sql交互工具等 | |
… |
… |
… |
… |
数据访问层 |
数据访问层 |
src\backend\access |
如何识别、读写数据 |
数据缓冲区层 |
数据缓冲区 |
src/backend/storage/buffer/bufmgr.c |
缓存数据使得逻辑IO和物理IO分离,有效管理了物理IO操作 |
数据存储层 |
存储访问接口层 |
src/backend/storage/smgr/smgr.c src/backend/storage/smgr/md.c |
使得存储可以被作为插件引入成为可能 |
虚拟文件管理层 |
src/backend/storage/file/fd.c |
屏蔽了操作系统对于进程可打开的文件句柄数的限制,对外存文件有效管理 | |
物理IO层 |
OS的lib库中的函数,如windows下的“_commit”,linux下的posix_fadvise等,还有通常共有的“read和write”等函数 |
调用操作系统层的IO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