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丢了一个多月了,心里也放的差不多了,并不是可惜它的物理价值,可能现在卖的话也就2000块钱左右,心疼的是自己收集的那些资料,很多东西都没有看,或者是没有看完,感觉自己是个求知欲很强的人,对于未知世界有很强的求索从未停止,哎,多少好书啊,还有好的视频,还好,网上还有,只是在收集一遍是那么的繁琐,将近200G的心爱的东西,就这样离我而去,舍得舍得,或许是有舍才有得,等工作以后,自己靠自己的能力再给自己添置一台吧。
现在是真的还是那样的迷茫,对很多领域感兴趣,但也是紧紧感兴趣,看了太多的外人看来没有用的杂书,刚把几个著名大学的网上公开课给下下来,还没有来得及品尝,电脑就去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在网上搜索哈佛或耶鲁等名校加上公开课,然后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这个个对自己的长远投资,不要想着在短期内使自己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一个思想的养成,一个习惯的培养,都得需要时间。
现在自己的困扰就在于,很多专业的知识掌握的并不是那么的牢靠,今年都大四了,马上要找工作了,昨天和一个在阿里巴巴工作的网友聊的很好,感觉对自己的帮助不小,最起码更清晰的认知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关于就业,自己到目前还一直迷惑中,是如何如何,由于自己的水平不足,完全是出于一个被挑选阶段,也许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一个知识面很广,但是很多知识是关于人生以及生活态度的,是与程序员的基础无关的,如何使这些东西给自己加分呢?这些要在面试的时候可能才能体现,而自己却又是个在陌生人面前容易紧张,如何把自己的实力表现出来。
记得以前的自己是个很喜欢耍小聪明的人(说明,基本上没有侵害别人的利益,更多的应该是出于自我欣赏下,让别人能够欣赏自己的(在现在看来很可笑)的聪明),读了些书后,慢慢反省自己,知识越多,自己越内敛,知道的越多,发现不知道更多,或许就像登山,山登的越高,发现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越多。
信仰是个很可贵的东西,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怜的,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接触过不少宗教的东西,如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如果宽泛点说,儒家也可以称为儒教,其中儒家影响应该最深。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和道家对中国知识分子千百年来的影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有时候似乎被现在社会所传承的并非是那些精华部分,台湾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似乎要比大陆好的很多。越想越多,越说越杂,有的时候也会对社会上面的一些现象经行反思,不喜欢现在对于事件的借口,文化,通过借口来推脱自己的原罪。感觉宗教给予自己的提示是人,提升自己,一定要真,要善,真实的面对世界,真实的善良。说实话自己是个唯物主义者,但是感觉殊途同归,一切美好的东西,所追求的都是这些,佛教,道家,基督教,伊斯兰这些宗教表面上有很多不同,但是个人感觉核心都是一样。
很喜欢孔老夫子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句话,弄懂这句话以后,也能明白宣扬所谓以德报怨的人的愚蠢,借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静下心来,给自己点反省时间,慢慢成长,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