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程序员》 的约稿,已经发在7 月那期的第80 页,职场相关话题“如何拨打工作电话”,4 个小豆腐块中的第一块(选题占了个小便宜),命题作文总觉得写的干巴巴,而且还要考虑字数限制,真的很像小学生作文唉,贴出来大家看看吧,格式上稍作了调整方便阅读:
按照做产品的思路,要不咱先不谈“ 怎么做” ,而谈谈“ 做不做” 吧,即什么时候适合打电话。想想这种“ 一对一” 的沟通场景,常用解决方案无非4 种:电话、email 、IM (即时通讯软件)、面谈 。
==============
- 电话与 email : 电话适合紧急事情的沟通 ,可以获得最快速的响应,而 email 是典型的 “ 非实时沟通 ” ,适合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 组合应用举例:发了一封重要 email ,过一会给收件人打个电话提醒他收信。
- 电话与 IM : 工作中尽量少用 IM ,效率太低,通常我们愿意用 IM 交流的事情,都不会要很久,尽量改打电话吧,一般不超过两分钟, 电话很适合这类短暂的交流 。
- 组合应用举例:一边电话,一边用 IM 把谈到的文件发送给对方。
- 电话与面谈: 我比较反对在电话里长时间的讨论问题,通常是因为事情太复杂了,电话说不清楚,这时应该去面谈,少了肢体语言、纸笔白板, 电话只适用于简单问题的讨论 。
- 组合应用举例:面谈之前,先电话预约,直接跑过去不太礼貌。
小结一下,紧急、短暂、简单 的沟通,适合打电话,并且和email 、IM 、面谈可以灵活组合应用,而具体如何打,请看另几位的文章,:)
豆腐块结束,发现这篇也可看作“ 电话” 这一产品在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顺手画了个图,参考了时间管理的思路,从“紧急”、“重要”、“成本”的角度比较一下上述几种沟通方式,另外之前也写过有关一对一沟通话题,可以看 这里 。
本期同名话题的4 个豆腐块,还有李笑来老师的一篇, 原文在此 ,当然,这篇是加强版了。其他两位豆腐块作者的文章,在网上没有搜到。 李笑来老师的博客 让我收获很大,向大家推荐一下,而他的新书 《把时间当作朋友—— 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也是绝对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