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钱才可让人重拾理想

近来同时看到了两篇文章:

一是关于工作满意度的。

书里说:对于贫穷的人(比如在贫困线下面),薪酬对工作满意度和整体幸福感有决定性影响。

但是一旦达到比较舒适的生活水平(在美国,大约为每年40000美元,当然这与所处的地区和家庭人口数相关),这一关系就不存在了。

--见人大版《组织行为学》77页。

一是关于坚持理想的。

《地缘大战略》这本书的作者丁力先生写第一册的时候,前后花了6年时间,而这段时间作者辞了工作,没有受到任何资助,生活非常清贫,基本上靠打零工度日。

身体状况和财务状况都比较糟糕。但作者最终坚持了下来,完成了《地缘大战略》这本大书。

书籍本身的好坏,因还没读完,不好妄加评论,作者这种坚持自己理想的精神,却值得敬佩。

丁力先生南大毕业,从书籍来看,思维极其敏捷,糊口求生正常是没有什么问题。

但丁力先生明显放弃了这个维度上的努力。

--见《地缘大战略》的自序

之所以把这两篇文章并立是因为想探讨一个话题,即:多少钱才能让人重拾理想。

有一种特定的主观追求,并行动,而不是单纯的考量赚钱与否可以称之为追求理想。

丁力先生这么做值得敬佩,但对大部分人而言这可能很难。

钱堆不出理想,但能浇灭人对理想的热情。

整体来看,还是仓廪实而后知礼节。

那关键问题就是,仓廪实要到什么程度。

我感觉当工作满意度不主要靠钱来支撑,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信号。

这时候钱不是唯一驱动,那人就要找点自己愿意做的事做了,所以这个收入值类似等价于人们愿意重拾理想的水平。

当然这事儿很难精确,猪的话给多少钱它也还是吃要紧,不会考虑理想,这没办法。

这个值在美国大概是4万美元/年,从原文来看应该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合人民币25万左右。

和周围的人随便聊了聊,再结合周围的情境,我感觉在中国,这个收入值大约也要在每年20万(三口之家)左右,和美国差不多。

北上广什么的估计要上浮到30万,地级市要低于20万。

看到这文章的人可以针对这个发发感触,我很好奇别人的想法。


这个值其实还有别的意义。

从经济目标的角度看,就不要老盯着GDP,来盯这个值。有多少人达到了这个收入水平,是很关键的指标。

让更多人可以财务上比较自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比把所有的人都拖在钱眼里的国家更有希望么。

这时候作为国家才能爆发出更强的综合力量,否则,人都掉钱眼里的国家有啥希望。

------------------------------------------------------------------------------------------------------------------------------------

理想流口号:创建超一流方法论,为培育超一流软件公司贡献力量。

理想流博客:http://blog.youkuaiyun.com/leezy_200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