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尝试了一下Oracle9i 中 PRO*C的连接池功能,结过越搞越糊涂:
1、首先,在proc的编译参数中加上以下选项:
threads=yes 使用多线程
cpool=yes 使用连接池
cmax=6 最多6个连接
cmin=4 最少4个连接
cincr=1 每次增加一个连接
ctimeout=2 删除不活动的连接的时间,2秒内不活动就删除
cnowait=1 连接不上的时候的重连次数
2、在程序里面写了一个最简单的连接到ORACLE数据库,按回车键后关闭连接的程序。
发现有如下特征:
1、使用连接池选项后,在连接数据库以前,在ORACLE数据库中查询v$Session视图,发现测试程序一个连接都没有;
2、第一次连接数据库后,查询v$Session视图发现测试程序有cmin+1个连接;(5个连接)
3、如果继续连接数据库,连接数会一直增加,连接数可以超过cmax的值,且连接的总数=cmin+连接次数;
4、关闭数据库连接,一直将所有连接全部关闭后,查看v$session,仍然有cmin个连接;
5、整个程序退出后,所有的连接才从v$session中消失。
PROC的连接池功能让我感到很迷惑,资料上说连接池的功能是提供很多的逻辑连接,但是内部只提供很少的物理连接,通过减少物理连接数和提高逻辑连接的连接速度来提高性能。但是从实验上看,ORACLE数据库中的物理连接数并未变化。或许,我应该做性能测试,确认是否在开启连接池选项后程序的性能提高了;也有可能是我使用了Oracle9i版本,或许用10G会完全地支持这个功能…………
请清楚Pro*C连接池使用方法的朋友指教,谢谢!
1、首先,在proc的编译参数中加上以下选项:
threads=yes 使用多线程
cpool=yes 使用连接池
cmax=6 最多6个连接
cmin=4 最少4个连接
cincr=1 每次增加一个连接
ctimeout=2 删除不活动的连接的时间,2秒内不活动就删除
cnowait=1 连接不上的时候的重连次数
2、在程序里面写了一个最简单的连接到ORACLE数据库,按回车键后关闭连接的程序。
发现有如下特征:
1、使用连接池选项后,在连接数据库以前,在ORACLE数据库中查询v$Session视图,发现测试程序一个连接都没有;
2、第一次连接数据库后,查询v$Session视图发现测试程序有cmin+1个连接;(5个连接)
3、如果继续连接数据库,连接数会一直增加,连接数可以超过cmax的值,且连接的总数=cmin+连接次数;
4、关闭数据库连接,一直将所有连接全部关闭后,查看v$session,仍然有cmin个连接;
5、整个程序退出后,所有的连接才从v$session中消失。
PROC的连接池功能让我感到很迷惑,资料上说连接池的功能是提供很多的逻辑连接,但是内部只提供很少的物理连接,通过减少物理连接数和提高逻辑连接的连接速度来提高性能。但是从实验上看,ORACLE数据库中的物理连接数并未变化。或许,我应该做性能测试,确认是否在开启连接池选项后程序的性能提高了;也有可能是我使用了Oracle9i版本,或许用10G会完全地支持这个功能…………
请清楚Pro*C连接池使用方法的朋友指教,谢谢!
本文探讨了Oracle9i中PRO*C连接池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设置连接池参数并进行测试,观察到连接池行为与预期不符,具体表现为连接数随连接次数递增而非固定在预设范围内。

371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