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的AOP

1.我所知道的aop
初看aop,上来就是一大堆术语,而且还有个拉风的名字,面向切面编程,都说是OOP的一种有益补充等等。一下子让你不知所措,心想着:怪不得很多人都和我说aop多难多难。当我看进去以后,我才发现:它就是一些java基础上的朴实无华的应用,包括ioc,包括许许多多这样的名词,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而已。
2.为什么用aop
1就是为了方便,看一个国外很有名的大师说,编程的人都是“懒人”,因为他把自己做的事情都让程序做了。用了aop能让你少写很多代码,这点就够充分了吧
2就是为了更清晰的逻辑,可以让你的业务逻辑去关注自己本身的业务,而不去想一些其他的事情,这些其他的事情包括:安全,事物,日志等。
3.那些aop的术语
初看这么多术语,一下子都不好接受,慢慢来,很快就会搞懂。
1.通知(Advice)
就是你想要的功能,也就是上面说的 安全,事物,日志等。你给先定义好把,然后在想用的地方用一下。
2.连接点(JoinPoint)
这个更好解释了,就是spring允许你使用通知的地方,那可真就多了,基本每个方法的前,后(两者都有也行),或抛出异常时都可以是连接点,spring只支持方法连接点.其他如aspectJ还可以让你在构造器或属性注入时都行,不过那不是咱关注的,只要记住,和方法有关的前前后后(抛出异常),都是连接点。
3.切入点(Pointcut)
上面说的连接点的基础上,来定义切入点,你的一个类里,有15个方法,那就有几十个连接点了对把,但是你并不想在所有方法附近都使用通知(使用叫织入,以后再说),你只想让其中的几个,在调用这几个方法之前,之后或者抛出异常时干点什么,那么就用切点来定义这几个方法,让切点来筛选连接点,选中那几个你想要的方法。
4.切面(Aspect)
切面是通知和切入点的结合。现在发现了吧,没连接点什么事情,连接点就是为了让你好理解切点,搞出来的,明白这个概念就行了。通知说明了干什么和什么时候干(什么时候通过方法名中的before,after,around等就能知道),而切入点说明了在哪干(指定到底是哪个方法),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切面定义。
5.引入(introduction)
允许我们向现有的类添加新方法属性。这不就是把切面(也就是新方法属性:通知定义的)用到目标类中吗
6.目标(target)
引入中所提到的目标类,也就是要被通知的对象,也就是真正的业务逻辑,他可以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咱们织入切面。而自己专注于业务本身的逻辑。
7.代理(proxy)
怎么实现整套aop机制的,都是通过代理,这个一会给细说。
8.织入(weaving)
把切面应用到目标对象来创建新的代理对象的过程。有3种方式,spring采用的是运行时,为什么是运行时,后面解释。
关键就是:切点定义了哪些连接点会得到通知

4.我所理解的aop原理
spring用代理类包裹切面,把他们织入到Spring管理的bean中。也就是说代理类伪装成目标类,它会截取对目标类中方法的调用,让调用者对目标类的调用都先变成调用伪装类,伪装类中就先执行了切面,再把调用转发给真正的目标bean。
现在可以自己想一想,怎么搞出来这个伪装类,才不会被调用者发现(过JVM的检查,JAVA是强类型检查,哪里都要检查类型)。
1.实现和目标类相同的接口,我也实现和你一样的接口,反正上层都是接口级别的调用,这样我就伪装成了和目标类一样的类(实现了同一接口,咱是兄弟了),也就逃过了类型检查,到java运行期的时候,利用多态的后期绑定(所以spring采用运行时),伪装类(代理类)就变成了接口的真正实现,而他里面包裹了真实的那个目标类,最后实现具体功能的还是目标类,只不过伪装类在之前干了点事情(写日志,安全检查,事物等)。
这就好比,一个人让你办件事,每次这个时候,你弟弟就会先出来,当然他分不出来了,以为是你,你这个弟弟虽然办不了这事,但是他知道你能办,所以就答应下来了,并且收了点礼物(写日志),收完礼物了,给把事给人家办了啊,所以你弟弟又找你这个哥哥来了,最后把这是办了的还是你自己。但是你自己并不知道你弟弟已经收礼物了,你只是专心把这件事情做好。

顺着这个思路想,要是本身这个类就没实现一个接口呢,你怎么伪装我,我就压根没有机会让你搞出这个双胞胎的弟弟,那么就用第2种代理方式,创建一个目标类的子类,生个儿子,让儿子伪装我

2.生成子类调用,这次用子类来做为伪装类,当然这样也能逃过JVM的强类型检查,我继承的吗,当然查不出来了,子类重写了目标类的所有方法,当然在这些重写的方法中,不仅实现了目标类的功能,还在这些功能之前,实现了一些其他的(写日志,安全检查,事物等)。
这次的对比就是,儿子先从爸爸那把本事都学会了,所有人都找儿子办事情,但是儿子每次办和爸爸同样的事之前,都要收点小礼物(写日志),然后才去办真正的事。当然爸爸是不知道儿子这么干的了。 这里就有件事情要说,某些本事是爸爸独有的(final的),儿子学不了,学不了就办不了这件事,办不了这个事情,自然就不能收人家礼了。

前一种兄弟模式,spring会使用JDK的java.lang.reflect.Proxy类,它允许Spring动态生成一个新类来实现必要的接口,织入通知,并且把对这些接口的任何调用都转发到目标类。

后一种父子模式,spring使用CGLIB库生成目标类的一个子类,在创建这个子类的时候,spring织入通知,并且把对这个子类的调用委托到目标类。
相比之下,还是兄弟模式好些,他能更好的实现松耦合,尤其在今天都高喊着面向接口编程的情况下,父子模式只是在没有实现接口的时候,也能织入通知,应当做一种例外。
###Spring AOP 的概念 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即面向切面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旨在通过分离横切关注点来提高模块化程度。在 Spring 框架中,AOP 被广泛用于实现诸如日志记录、事务管理、安全性等通用功能,这些功能通常与业务逻辑无关但又需要在多个地方重复使用。 Spring AOP 主要是基于 AspectJ 实现的,尽管 AspectJ 是一个独立的 AOP 框架,并不是 Spring 的组成部分,但它通常与 Spring 一起使用以提供更强大的 AOP 功能[^1]。Spring AOP 支持两种方式来定义切面:基于 XML 配置文件的方式和基于注解的方式。 ###Spring AOP 的原理 Spring AOP 使用运行时代理来实现 AOP 功能,这意味着它会在运行时动态生成代理对象。对于实现了接口的类,Spring AOP 默认使用 JDK 动态代理;而对于没有实现接口的类,则会使用 CGLIB 代理[^4]。这种方式允许在不修改原始代码的情况下向程序中添加新的行为。 织入(Weaving)是将增强(advice)应用到目标对象的过程,Spring AOP 在运行时进行织入操作[^3]。当创建了代理对象后,所有对目标对象方法的调用都会被拦截,并且可以插入额外的操作,比如在方法执行前后做一些处理。 ###Spring AOP 的使用教程 要开始使用 Spring AOP,首先需要确保项目中包含了必要的依赖。如果使用 Maven 构建工具,可以在 `pom.xml` 文件中加入如下依赖: ```xml <!-- 引入aop依赖 -->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op</artifactId> </dependency> ``` 一旦添加了依赖并刷新了 Maven 项目,就可以开始编写切面了。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如何使用注解来定义一个切面: ```java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Aspect;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Befor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Aspec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LoggingAspect { @Before("execution(* com.example.service.*.*(..))") public void logBefore(JoinPoint joinPoint)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 + 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 + " is called."); } } ``` 在这个示例中,`LoggingAspect` 类被标记为 `@Aspect` 和 `@Component` 注解,这样 Spring 就能识别这是一个切面组件。`@Before` 注解指定了在哪些方法上应用前置通知(before advice),这里的表达式表示匹配 `com.example.service` 包下所有的方法。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